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若干问题的通知 各省辖市教育局,各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各有关单位: 去年以来,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豫教师[2006]92号)精神,取得了明显成绩。实施该计划的组织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省级培训基地为省辖市培训了两批骨干力量,不少省辖市也启动了培训工作。1460多名教师参加了首次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通过率达 82.6%。为进一步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部分组成人员。由于人员变动,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部分组成人员作如下调整: 组 长:李 敏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副组长:尹洪斌 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 李普涛 省电化教育馆馆长 朱玉山 省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杨永盛 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副处长 张怀君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 闫俊山 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冯 哲 省教育厅财务处调研员 李海章 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 沈长云 省招办自考处处长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设在河南省电化教育馆。项目办公室主任由李海章兼任,副主任由师范教育处主任科员胡全胜和河南省电化教育馆培训中心主任赵山鹰兼任。 项目办公室的职责仍按《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成立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评估专家组。为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决定成立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评估专家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孙梁予 河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 副组长:李小明 河南省电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副教授 李兴毅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成 员:吴忠良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吕延华 河南教育学院信息技术系副教授 于甦新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邢 黎 河南省电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教授 李 斌 河南省电化教育馆中学高级教师 刘伟峰 河南省电化教育馆工程师 评估专家组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任务是:对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指导与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服务。 三、做好第三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培训者省级培训工作。在前两批培训工作基础上,定于2007年5月至6月开展第三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培训者省级培训。 (一)时间与内容 培训者培训每期培训11天。主要内容是熟悉并掌握《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的基本要求;熟悉并掌握教材的总体框架和特色,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典型案例、活动解析、教学模式以及考核评价的方法和要求。 (二)参加人员及名额分配 参加培训者省级培训的人员主要从准备承担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教育机构(包括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电化教育机构和中小学骨干教师中遴选。中小学骨干教师应占培训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左右。受训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是具有三年以上一线学科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2.具有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课堂教学设计经验并具有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不宜选派专职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维护人员); 3.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本批培训者培训名额共400人(具体名额分配及培训计划见附件1、2)。有关省辖市要按两种教材版本分配名额和遴选受训人员。受训人员应选拔到省辖市和县(市、区)两级,但一个县(市、区)的受训人员只参加一种版本。各省辖市和县(市、区)遴选的受训人员原则上按文科、理科各二分之一的比例掌握。 (三)培训方式与考核 培训者培训实行小班教学(每班40人左右)、任务驱动、小组互动的培训模式,注重实践与应用,把讲授与研讨、上机练习、课例设计结合起来。按照过程性评价原则,对参加人员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四)培训经费 培训费、资料费由省教育厅负担,住宿费、差旅费由派出单位按规定报销;生活费自理,派出单位给予适当补助。 (五)有关要求 培训者培训是我省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环节。能否搞好培训者培训,事关工作全局。因此,有关省辖市教育局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受训人员的选聘要求和名额分配,确定受训人员名单,真正选派那些能够承担起培训其它教师任务的人员参加培训者培训,并且保证受训人员的培训时间。 施训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培训管理体系,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培训工作;要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要求,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培训方案,优选授课和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受训人员的教学、生活安排,做好培训场所和食宿等设施的准备工作;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保证受训人员培训期间饮食卫生和人身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省辖市须将确定的受训人员名单,填写《河南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者培训名单》(见附件3),于5月15日前分别报送各相关培训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4)。同时抄报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 四、进一步加强管理,保障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顺利实施。 1.为便于广大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考试,有条件的地方,把县级培训基地尽量设到乡(镇);有条件的县(市、区)经批准可设考点;以培训基地为单位组织受训教师办理考试的有关事宜。 2.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凡参加过“英特尔○R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核心课程7.0版本以下教材),并取得结业合格证书者,认同获得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初级等级证书。凡2006年以后(含2006年)接受“英特尔○R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核心课程7.0及以上版本教材)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者,认同已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中级培训,但需参加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中级考试。 3.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者,认同已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初级培训。若本人要求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初级培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予以安排。 4.受训人员经考核合格者,属省级培训人员,由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属省辖市级培训人员,由省辖市项目办公室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属县级培训人员,由县级项目办公室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培训结业证书样式由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见附件5)。培训结业证书分别由省、市、县三级项目办公室制作。 5.省招办负责建设考点、规范报名程序、处理考试结果等。报名参加教育技术能力考试者,须出具项目办公室颁发的培训结业证书。每次考试结束后45天内,省招办向省项目办通报有关信息。 6.请各省辖市于今年12月底前汇总所辖县(市、区)开展培训情况,填制《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情况汇总表》(见附件6),报我厅师范教育处和省项目办公室。重点扩权县(市)可径直上报。师范教育处联系人:胡全胜;电话:0371-69691697(传真);E-mail: huquansheng@sohu.com。省项目办公室联系人:赵山鹰;电话:0371-66338753(传真)。E-mail:zhaoshanying0625@sohu.com。 附件1 第三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培训者省级培训名额分配表 ┌───────────────────┬────────────────────┐ │ 省辖市 │ 名额 │ │ │ │ │ │ │ ├───────────────────┼────────────────────┤ │ 开封市 │ 75 │ ├───────────────────┼────────────────────┤ │ 濮阳市 │ 64 │ ├───────────────────┼────────────────────┤ │ 周口市 │ 40 │ ├───────────────────┼────────────────────┤ │ 驻马店市 │ 123 │ ├───────────────────┼────────────────────┤ │ 巩义市 │ 13 │ ├───────────────────┼────────────────────┤ │ 邓州市 │ 21 │ ├───────────────────┼────────────────────┤ │ 永城市 │ 23 │ ├───────────────────┼────────────────────┤ │ 固始县 │ 23 │ ├───────────────────┼────────────────────┤ │ 项城市 │ 18 │ ├───────────────────┼────────────────────┤ │ 合计 │ 400 │ └───────────────────┴────────────────────┘ 附件2 第三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培训者省级培训计划表 ┌────────┬──┬─────────┬───┬──────┬────────┐│ 培训基地 │人数│ 地市 │教材版│ 报到时间 │ 培训学期 ││ │ │ │ 本 │ │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 80 │驻马店63、濮阳17 │师大版│07年5月20日 │07年5月21日-5月 ││ 学校 │ │ │ │ │ 31日 │├────────┼──┼─────────┼───┼──────┼────────┤│ 河南师范大学 │ 80 │濮阳市37、开封43 │高教版│07年5月17日 │07年5月18日-5月 ││ │ │ │ │ │ 28日 │├────────┼──┼─────────┼───┼──────┼────────┤│ 河南教育学院 │ 80 │驻马店60、周口20 │高教版│07年5月20日 │07年5月21日-5月 ││ │ │ │ │ │ 31日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40 │邓州21、永城19 │师大版│07年5月24日 │07年5月25日-6月 ││ │ │ │ │ │ 4日 ││ ├──┼─────────┤ ├──────┼────────┤│ │ 40 │固始23、巩义13、永│ │07年5月28日 │07年5月29日-6月 ││ │ │城4 │ │ │ 8日 ││ ├──┼─────────┼───┼──────┼────────┤│ │ 40 │项城10、周口20、濮│师大版│07年6月8日 │07年6月9日-6月1 ││ │ │阳10 │ │ │ 9日 ││ ├──┼─────────┤ ├──────┼────────┤│ │ 40 │开封32、项城8 │ │07年6月12日 │07年6月13日-6月 ││ │ │ │ │ │ 23日 │└────────┴──┴─────────┴───┴──────┴────────┘ 附件3 河南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者培训名单(表式) 市师训科联系人: 联系电话: E-mail: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单 位 │ 职称 │ 学历 │ 学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4 承担省级培训任务单位的有关信息 1、郑州师范专科学校: 乘车路线:汽车总站乘906路公交车到路寨站下车;火车站乘1路公交车到路寨下车。 报到地点:陇海路与大学路交叉口向南50米路东 联系电话:0371-68970741 13673999875 联 系 人:张志汉 2、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乘车路线:在新乡火车站乘1路公交车到终点站下车 报到地点: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373-3326151 联 系 人:王加新 3、河南教育学院: 乘车路线:火车站乘21路公交车到省教育学院下车 报到地点:河南教育学院师训部(郑州市纬五路21号) 联系电话:0371-65682584 联 系 人:朱连军 4、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 乘车路线:火车站乘2路、23路、105路、64路、82路公交车到东明路黄河路站下车(向东200米);乘205路、209路公交车到黄河路与姚寨路站下车。 报到地点:郑州市黄河路124号(河南省电大综合楼802房间) 联系电话:0371-65954190 联 系 人:白老师、邢老师 附件5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结业证书(样式) 同志于 年 月 日至 月 日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 级培训,成绩合格,准予结业。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 年 月 日 附件6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实施情况汇总表 省辖市教育局(公章): 截止时间:2007年11月底 ┌──────┬─────────┬───────┬───────┬───────┐│县(市、区)│ 培训中小学 │培训小学教师数│培训初中教师数│培训高中教师数││ │ 教师总数(人) │ (人) │ (人) │ (人)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