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供销社关于建设新网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蚌政办〔2007〕34号
【发布日期】 2007-05-10
【实施日期】 2007-05-10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供销社关于建设新网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供销社《关于建设“新网工程”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五月十日
关于建设“新网工程”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供销社关于加快建设“新网工程”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6)78号),推动我市加快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建设,改组、改造供销社传统网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根据《安徽省供销社“新网工程”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传统经营网络,努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从2007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发展省社级龙头企业10个,建设市、县级物资配送中心 20个,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5个,发展农资连锁店180个、日用消费品连锁店60个、烟花爆竹连锁店210个、再生资源回收连锁店110个,建设农副产品购销网络30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160个。通过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和烟花爆竹等领域的五大流通网络,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纵横交错、配置合理、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农资连锁配送经营服务网络。以全市省社级农资龙头企业为依托,市、县、区域农资配送中心为骨干,建立乡村农资连锁店为终端的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严格执行国家农资流通政策,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经营,积极探索各种服务方式,逐步建立化肥储备制度,使供销社农资经营真正成为提供优质农资商品经营的主渠道。2007年至2011年每年分别建立农资配送中心1个,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网点30个、40个、30个、35个、45个。具体分布是: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和淮上区分别建立农资配送中心1个,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网点40个、55个、50个、35个。
  (二)建立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新建、参股、控股、租赁、合作等形式,大力培育日用消费品经营的龙头企业。引进和加盟大型连锁超市,重点发展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和乡村连锁店,充分利用闲置的场地和设施,以改建、扩建为主,通过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店,把优质的日用消费品送到农民手中。2007年至2011年每年分别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点10个、10个、10个、15个、15个。2008年至2011年每年分别建设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各1个。具体分布是: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和淮上区分别建设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各1个,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点20个、20个、15个、5个。
  (三)建立健全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以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经营企业及批发市场为主体,充分利用我市棉花产业发展的优势,大力扶持固镇县、怀远县、五河棉麻有限公司和怀远县天誉菌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棉花、食用菌、优质小麦、稻谷等传统业务,推进生产专业化、种植规模化、流通网络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7年、2009年至2011年每年分别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个。2007年至2011年每年分别发展省社级龙头企业2个,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20个、30个、35 个、35 个。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建设农副产品购销网络10个。具体分布是: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和淮上区各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个,分别发展省社级龙头企业3个、3个、3个、1个,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50个、55个、45个、10个,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各建立农副产品购销网络10个。
  (四)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依托固镇县利宝再生利用公司、怀远、五河县物资回收公司、蚌埠市金鑫、开源物资回收公司等龙头企业,以资产、资本和利益为经营纽带,加强供销社系统内外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实现规模化经营。2007年至2011年每年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网点25个、20个、15个、25个、25个。2009年至2011年每年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交易或批发市场1个。具体分布是: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和市区各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交易或批发市场1个,分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网点25个、30个、25个、30个。
  (五)构建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络。坚持“安全第一、方便群众”的经营原则,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加强与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协作。通过连锁经营和实行总代理、总经销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管理有效的经营网络。2007年、2009年至2011年每年建立烟花爆竹配送中心1个,2007年至2011年每年发展建立烟花爆竹经营网点35个、45个、40个、45个、45个。具体分布是: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和市区各建立烟花爆竹配送中心 1个,发展建立烟花爆竹经营网点40个、55个、60个、55个。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新网工程”对于统筹我市城乡经济发展,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村消费环境差等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把实施“新网工程”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意见。
  (二)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新网工程”建设的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全市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把“新网工程”建设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与“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实施步伐。市发改、财政、工商、税务、农业、商务、公安、交通、邮政、电信、食品药品监督、文化等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积极支持“新网工程”建设。
  (三)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带动作用。按照“开放办社”的要求,加强供销系统内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广泛吸收外来资金,实现内外联合、促进整体发展。各县、区供销社要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承担起建设“新网工程”网络的龙头带动作用。
市供销社
2007年5月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