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07年修正)
(2007年10月23日邯郸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7年11月23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2007年11月24日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水资源的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含地热水、矿泉水)。 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与水资源有关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开发地表水,控制开采地下水,科学利用再生水。 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相适应。 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水资源规划和取水许可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征求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水资源专业规划由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征求同级有关部门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的规划需要修改时,应当按原规划编制、报批、备案程序办理。 第八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提倡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建设集雨工程,提高集雨技术,科学开发利用云水资源。气象部门可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实施人工增雨(雪)工程。 第九条 直接取用水资源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未取得取水许可证的,不得取水。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规定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情形除外。 对取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取水申请,审批机关应当征求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并转送取水审批机关。 第十条 需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水资源论证,向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水资源论证报告,由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