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变造国家货币的行为应如何定罪问题的电话答复
【字体:
【发布部门】 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1985-08-02
【实施日期】 1985-08-02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司法解释
【法规类别】 其他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变造国家货币的行为应如何定罪问题的电话答复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陕高法研(1985)19号请示收悉。对于变造国家货币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82)银函字第217号函的意见。根据变造国家货币的数额、情节,构成犯罪的,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伪造国家货币罪处理。

       此复

       附一: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变造国家货币应如何处理的请示报告

       陕高法研〔1985〕19号

       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

       我省有的地方人民法院就变造国家货币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问题,请示我院。经我们研究认为,我国刑法只规定“伪造国家货币或者贩运伪造的国家货币的”构成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而对变造国家货币的行为没有规定要给予治罪。故对变造国家货币的行为是否给予治罪,缺乏法律依据。另我们查得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2年8月21日向银行系统下达的“关于变造国家货币按伪造国家货币治罪的函”中称,对变造国家货币的案件应如何处理的问题,“总行曾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反映,现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同意,明确如下:对变造国家货币构成刑事犯罪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伪造国家货币罪处理。”但未见最高人民法院转发总行的上述函件。因此,应否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这一函件精神,我们也拿不定。故请对变造国家货币案件应如何处理的问题,给予批示。

       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关于变造国家货币按伪造国家货币治罪的函》抄件一份。

       1985年7月22日

       附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变造国家货币按伪造国家货币治罪的函

       (82)银函字第217号

       全文

       近来,各地银行来函来电反映,在国家《刑法》中,只有伪造国家货币或者贩运伪造的国家货币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而对变造人民币如何治罪却不太明确。各地政法部门在审理变造人民币案件中遇到了困难,要求银行予以明确。为此,总行曾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反映,现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同意,明确如下:对变造国家货币构成刑事犯罪时,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伪造国家货币罪处理。

       现通知各行,今后遇到问题及处理变造人民币案件的法律根据时即可按此答复。

       1982年8月21日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