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郑州市行政收费罚款管理暂行办法
【字体:
【发布部门】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1987-12-28
【实施日期】 1987-12-28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法规
【法规类别】 行政法

郑州市行政收费罚款管理暂行办法

      (1987年10月24日郑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1987年12月26日河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 1987年12月28日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项目登记和审批

      第三章 行政收费、罚款原则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五章 执勤人员管理

      第六章 违章查处与争议仲裁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行政收费、罚款的监督、管理,制止乱收费、乱罚款,维护国家利益,保护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收费系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收费和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按规定权限批准的收费。

      本办法所称行政罚款系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经济处罚。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收费、罚款事项。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实施,各级审计、税务、物价、银行部门协助实施。

      第二章 项目登记和审批

      第五条 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已有明确规定的行政收费、罚款项目,经办部门应持有关文件,到市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行政收费、罚款登记证。

      申请登记行政收费、罚款项目,应有明确具体的标准。没有标准的,经办部门必须制定标准,报上级部门批准后方予登记。

      第六条 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没有规定,本市确需增加的行政收费、罚款项目,市主管部门应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明确合理的标准、办法和资金用向,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全市范围内的重大行政收费项目,由市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报批。

      经批准后,经办部门持批准文件到市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领取行政收费、罚款许可证。

      第七条 经办部门领取行政收费、罚款登记证或行政收费、罚款许可证后,方准进行行政收费、罚款。

      第三章 行政收费、罚款原则

      第八条 行政收费必须坚持标准合理、资金用向正当的原则。

      第九条 行政罚款必须坚持先教育、后处罚的原则,并要按照规定标准处罚,不准超标准处罚或重复处罚。

      第十条 行政收费、罚款的项目和标准经批准后,要向收取范围的单位和公民公布,接受监督。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的行政收费、罚款,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应主动交纳;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行政收费、罚款,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有权拒付,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二条 行政收费、罚款收据,除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已有统一规定的外,应分别使用市或县财政部门印制的统一票据。

      凡不使用统一票据的行政收费和罚款,交款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付。

      第十三条 行政收费、罚款收入的资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

      行政收费收入的资金,由经办单位按规定日期全额解交同级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指定的银行帐号代管,专户储存,按规定用途使用。支出要编报预算,经审查批准后按期拨付。

      行政罚款收入的资金,除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外,必须及时全额上交同级财政部门。符合规定用途的支出,由经办单位编制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另行拨款。

      第十四条 行政收费、罚款收入的资金,经办单位必须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季度和年度决算报表。

      第五章 执勤人员管理

      第十五条 经办行政收费、罚款的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系统收费、罚款的执勤人员。

      第十六条 行政收费、罚款的执勤人员由经办行政收费、罚款的主管部门考察合格,发给证件后,方可执行任务。

      第十七条 行政收费、罚款的执勤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⒈履行职责时必须持执勤证和佩带明显的工作标志;

      ⒉必须向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讲明根据;

      ⒊收费、罚款必须开具规定的统一票据;

      ⒋文明执行任务,讲究礼貌,态度和蔼,尊重被收费、罚款人员的人身权利;

      ⒌秉公执法,不得营私舞弊,不准敲诈勒索,不准违法乱纪。

      第十八条 经办行政收费、罚款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不得向执勤人员分配罚款指标,不得把收费、罚款数额与个人奖励挂钩。

      第六章 违章查处与争议仲裁

      第十九条 市、县、区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为我市行政收费、罚款违章查处的主管部门,负责查处行政收费、罚款中的违章事件,处理有关行政收费、罚款方面的来信来访,监督、检查行政收费、罚款项目的执行情况,监督、管理行政收费、罚款资金的收取和使用。

      第二十条 各级审计、税务、物价、银行部门及经办行政收费、罚款的主管部门,有责任协助查处违章事件。

      第二十一条 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如对行政收费、罚款有争议,可以依法向经办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向市、县、区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申请仲裁。上级主管部门或仲裁部门应在接到申请后十日内作出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被收费、罚款的单位或个人,对行政收费、罚款不服的,也可以依法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贯彻执行本办法成绩显著,检举、揭发违反本办法有功的单位或个人,由负责本办法实施部门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应令其立即暂停收费、罚款,限期补办登记手续。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所得的非法收入,能退还原交款单位和个人的,要如数退还。无法退还的,应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部收缴财政部门。已经支出的部分,从单位自有资金或经费拨款中扣回;情节严重的,并处以非法收入总额5%至10%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没收其全部非法收入和非法票据,并处以非法收入总额5%至10%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预算外资金管理部门通知单位所在开户银行划拨应上交的全部资金,并收缴代管资金部分的30%。

      第二十七条 行政收费、罚款执勤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执行行政收费、罚款的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对单位领导人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市的其他国家机关收费、罚款的管理,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与法律、法规有抵触的,以法律、法规为准;本市过去有关行政收费、罚款的规定,凡与本办法抵触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负责解释具体应用中的问题。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