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辽宁省国防教育条例
【字体:
【发布部门】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1991-01-26
【实施日期】 1991-04-0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法规
【法规类别】 行政法

辽宁省国防教育条例

      (1991年1月26日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编者注:本条例已被2009年1月9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09年1月9日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辽宁省国防教育条例〉的决定》废止)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教育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三章 组织领导与职责

      第四章 教育保障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公民的国防观念,促进国防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防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观念、国防知识的教育,是增强公民国防意识,启发公民自觉履行保卫祖国和其他国防义务的全民性教育。

      第三条 国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应当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

      第四条 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接受国防教育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第五条 国防教育贯彻长期、稳定、讲求实效的方针,要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凡在我省的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基层组织和公民均适用本条例。

      第二章 教育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七条 国防教育按重点教育和普及教育两个层次进行。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基层组织的负责人,现役军人,民兵预备役人员,高等院校和各类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接受重点教育;其他公民接受普及教育。

      第八条 接受重点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对象应当学习一般性国防知识。

      接受重点教育的对象还应当学习有关国防理论、国防法制、国防科技、国防经济和武装力量建设等知识,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

      第九条 国防教育应当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

      (一)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基层组织的负责人通过参加党校、各类干部学校、训练班和政治学习等接受国防教育;

      (二)现役军人、民兵预备役人员根据国家军事机关的规定接受国防教育;

      (三)在校学生的国防教育应当分别情况进行。高等院校和各类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凡是按照军训大纲开展军训的,应当结合军事训练进行国防教育;未开展军训的应当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进行国防教育。初级中学和小学应把国防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内容,结合相关课程和课外活动进行国防教育;

      (四)对其他公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军民共建、拥军优属、征兵、纪念活动和重大节日进行国防教育。

      第三章 组织领导与职责

      第十条 省、市、县(市、区)设立国防教育领导机构。国防教育领导机构的职责是:

      (一)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制定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国防教育规划;

      (三)研究和解决本行政区国防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检查指导并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国防教育领导机构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国防教育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 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国防教育工作的职责是:

      (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国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列入教育计划,组织推动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二)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部门,应当把国防教育列入社会宣传教育规划,组织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三)人民武装、人防战备部门,应当结合民兵预备役建设、兵员征集和人防战备等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

      (四)民政、人事、劳动、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拥军优属、安置转业复员退伍军人、法制宣传工作,开展国防教育;

      (五)科技、体育、卫生及其他部门,应当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六)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的国防教育活动。

      第十二条 驻辽宁的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当支持和配合地方开展国防教育。

      第四章 教育保障

      第十三条 国防教育师资从下列人员中选任:

      (一)各级领导干部、宣传理论工作者、学校教师,以及党校、团校和各类干部学校教员;

      (二)人民武装部门和人防战备部门工作人员、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民兵预备役骨干;

      (三)现役军官、军事院校的教员和军队离退休干部。

      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培训国防教育师资。

      第十四条 国防教育的教材由省市国防教育领导机构指定和组织编写。

      第十五条 开展国防教育可以利用院校、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和民兵青年之家等场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创办少年军校、预备军人学校、国防教育园和国防教育中心等相对固定的国防教育基地。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国防教育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国防教育经费由本单位的职工教育经费开支。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自愿捐助国防教育事业。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国防教育领导机构对在国防教育中做出显著成绩或者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十八条 对拒不执行本条例的单位,由国防教育领导机构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其主管部门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对拒不接受国防教育的重点教育对象,由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经教育不改的,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由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第二十条 本条例自1991年4月1日起施行。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