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本溪满族自治县铁矿资源保护条例
【字体:
【发布部门】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8-08-20
【实施日期】 2008-10-0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法规
【法规类别】 民商法

本溪满族自治县铁矿资源保护条例

      (2007年12月7日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008年8月1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 2008年8月20日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 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全文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治县铁矿资源,保护自治县生态环境,促进自治县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自治县行政区域内勘查、开采铁矿资源和加工、经营铁矿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铁矿资源实行依法管理,计划开采,提高产业级次,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自治县人民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协助国土资源部门,进行铁矿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

      第五条 在自治县从事铁矿资源勘查、开采的单位和个人,持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到自治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

      禁止无证勘查和开采铁矿资源。

      第六条 从事勘查、开采铁矿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许可证规定的时限和范围勘查、开采铁矿资源。不得以探矿为由进行采矿活动。

      铁矿勘查单位和个人在铁矿勘查项目结束后,要及时向自治县国土资源部门提交勘查项目报告或勘查项目撤销报告。

      第七条 采矿权人应当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禁止采富弃贫,采易弃难,滥采乱挖,破坏和浪费铁矿资源。

      第八条 勘查和开采铁矿资源,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自治县有关环境保护、森林保护、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凡在可利用山体开采的,必须回填采坑,植树种草,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从事铁矿开采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缴纳植被恢复抵押金。

      第九条 从事铁矿开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自治县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程,严防伤亡事故的发生。从事铁矿开采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第十条 从事铁矿矿石、矿粉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到自治县发展和改革部门办理准销手续,并到自治县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准运手续。

      禁止无准销、准运手续的单位和个人销售、运输铁矿矿石、矿粉。

      自治县人民政府在铁矿矿区出入口设立铁矿矿石、矿粉检查站,检查核实铁矿矿石、矿粉准销、准运证件和税费票据。

      第十一条 转让、出租铁矿采矿权必须经自治县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报省国土资源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鼓励铁矿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自治县人民政府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自治县外的单位和个人到自治县开办铁矿矿石、矿粉精深加工企业。

      自治县对运往县外的铁矿矿石、矿粉征收铁矿矿石、矿粉总价款的20%的矿产资源保护费。

      矿产资源保护费实行专款专用,用于铁矿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第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自治县国土资源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勘查、开采施工前未到自治县国土资源部门备案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无证或超越规定范围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扣押或者没收采挖设备,没收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三)对违反本条例第七、第八、第九条规定,破坏和浪费铁矿资源、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安全管理浪乱和安全隐患严重的企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实行停业整顿,或提请上级主管部门吊销采矿许可证。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无准销、准运手续,销售和运输铁矿矿石、矿粉的,责令停止违法经营活动,没收铁矿矿石、矿粉和违法所得,并处铁矿矿石、矿粉总价款30%的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擅自转让、出租铁矿采矿权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请登记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在执行本条例过程中,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执行。

      关于制定《本溪满族自治县铁矿资源保护条例》的说明

      本溪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2008年7月16日)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铁矿资源,提高铁矿资源附加值,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溪满族自治县铁矿资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下面,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做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我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铁矿资源比较丰富,储量达2500万吨;铁矿石品位较高,平均品位32%,发展前景较好,铁矿产业已经成为我县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对铁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弱化了省和国家林业生态县作用的发挥,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一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我县森林覆盖率达76.8%,是国家重点林业县之一,是我省的天然绿色屏障,每年为太子河下游五座城市提供优质水6亿立方米。但由于过度无序的铁矿开采,使山体遭到破坏,大量植被被毁,水土流失严重。截至2007年底,因采矿占用林地面积达8445亩,水源涵养能力急剧下降,径流系数逐年增大,径流夹带大量泥沙涌入河道,提高河床,降低河道行洪标准,洪涝灾害频发,水库蓄水受到影响,保护我省水源屏障刻不容缓。二是开采无序,资源浪费严重。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没有统一规划,缺乏科学有效管理,加上受经济利益驱使,掠夺式开采、私挖滥采等现象屡禁不止,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安全隐患突出,管理难度增大。铁矿开采、加工企业小而多,开采布局不科学,开采行为不规范,加上私挖盗采,而且都在夜间山里进行,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一部铁矿资源保护条例,有效保护我县生态环境,加强对铁矿资源管理,促进我县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条例》起草的法律依据及经过

      根据县委的建议和县政府的提请,2007年7月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制定本《条例》。制定本《条例》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以及《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同时,借鉴了重庆、云南、河北等省、市的民族自治地方和我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制定的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在《条例》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条例草稿形成后,送本溪市人大常委会,征求了本溪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而且就《条例》有关条款的内容,多次与省国土资源部门沟通、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经过多次修改,最后形成《条例》草案。

      三、关于《条例》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持勘查、开采铁矿许可证,到自治县国土资源部门备案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管理和保护本地方的自然资源。”为了行使这一自治权,《条例》第五条规定“在自治县从事铁矿资源勘查、开采的单位和个人,持上级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到自治县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这样规定,有利于自治县全面掌握铁矿资源的勘查、开采情况,有利于加强铁矿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二)关于设铁矿矿石、矿粉检查站和征收矿产资源保护费问题。《条例》第十条规定“自治县人民政府在铁矿矿区出入口设立铁矿矿石、矿粉检查站,检查核实铁矿矿石、矿粉准销、准运证件和税费票据。”第十二条规定“自治县对运往县外的铁矿矿石、矿粉征收铁矿矿石、矿粉总价款20%的矿产资源保护费。”这两条规定的目的,一是为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制止、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二是加大资源保护投入力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和治理,保护好自治县的青山绿水,为国家和我省充分发挥绿色屏障的作用。

      (三)关于缴纳植被恢复抵押金,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问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安全生产,《条例》第八条、第九条规定,从事铁矿资源开采的单位和个人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程,严防伤亡事故的发生,并依法缴纳植被恢复抵押金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这是依据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设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

      (四)《条例》第十四条中明确了对执法部门和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这将进一步促进公正执法,公平竞争,维护铁矿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利用。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