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测绘事业单位有关情况专项统计调查的通知 测管信(2008)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家测绘局所属各单位测绘统计工作管理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深入了解国家测绘局和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测绘事业单位”)布局情况,全面掌握测绘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测绘人员野外津贴补贴发放执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国家测绘局将研究提出推进测绘事业单位布局调整的建议方案和具体思路以及测绘人员野外津贴标准调整建议方案,按照国家测绘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决定开展测绘事业单位有关情况专项统计调查,调查表式见附件(可在国家测绘局网站www.sbsm.gov.cn首页“办事服务”中的“测绘统计”栏目下载)。各单位接到本通知后,要及时部署,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填报。各单位要将调查表(附件1、3)、汇总表(附件4)和其所属测绘事业单位填报的调查表(附件2),连同电子文档一并于8月5日前报送我中心。有特殊情况不能在调查表中反映的,可附纸进行具体说明。 联系人:高宇、郭晋洲 联系电话:010-68346617 传真:010-88364471 E-mail:gaoyu@sbsm.gov.cn 国家测绘局管理信息中心 二○○八年七月九日 附件1: 测绘事业单位布局情况调查表 表 号: chsydw01
说明:本调查表由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填报。 附件2: 测绘事业单位情况调查表 表 号: chsydw02
填报说明及要求: 1、本调查表由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全部事业单位和国家测绘局所属全部事业单位填报。 2、调查表中需要文字表述的,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一律四舍五入取整数。 3、通过本调查表所取得的数据内容用于政策制定参考,内部使用,各单位务必如实填报。 主要指标解释: 一、基本情况: 1、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要与事业法人证书上的单位名称一致。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须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2、主管单位(部门)名称:指本单位隶属的单位(部门)全称。 3、批准成立的单位(部门)名称:指批准成立本单位的单位(部门)全称。 4、成立时间:指单位成立的年月。新设立的单位成立时间填新设立时间;恢复设立的单位(指中间因某种原因停顿,后又恢复的单位)成立时间填以前设立的时间;机构改革中,有些单位虽然名称有变化,但其基本职能未变,成立时间填写最早成立时间。 5、实有从业人员数(人):指2007年末单位实有的从业人员数量。从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实有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临时工、在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编制内人员指占用本单位编制的人员。 6、离退休退职人员数(人):指2007末单位累计的离退休退职人员数量。 7、经费形式:指本单位经费来源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项。 8、业务范围:指本单位从事的业务范围,以法人证书上的业务范围为准。 9、年平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元/人):指2005-2007年单位年平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其计算方法为:年平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005年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2006年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2007年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2005年年平均从业人员总数+2006年年平均从业人员总数+2007年年平均从业人员总数) 二、年平均经费收入情况 1、年平均经费收入(万元):指2005-2007年单位年平均经费收入,其计算方法为:年平均经费收入=(2005年经费收入+2006年经费收入+2007年经费收入)/3 2、财政拨款收入(万元):指由财政部门拨款形成的收入,年平均财政拨款收入计算方法同年平均经费收入。 3、事业收入(万元):指测绘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的收入,年平均事业收入计算方法同年平均经费收入。 4、经营收入(万元):指测绘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年平均经营收入计算方法同年平均经费收入。 5、其他收入(万元):指上述范围之外的各项收入,年平均其他收入计算方法同年平均经费收入。 逻辑审核关系:1=2+3+4+5 三、年平均完成测绘服务总值情况 年平均完成测绘服务总值(万元):指2005-2007年单位年平均完成的测绘服务总值,其计算方法为:年平均完成测绘服务总值=(2005年完成测绘服务总值+2006年完成测绘服务总值+2007年完成测绘服务总值)/3 逻辑审核关系:1=2+3+4+5+6+7+8+9+10+11 四、年平均承担项目金额情况 年平均承担项目金额(万元):指2005-2007年单位年平均承担项目金额,其计算方法为:年平均承担项目金额=(2005年承担项目总额+2006年承担项目总额+2007年承担项目总额)/3 逻辑审核关系:1=2+3+4 五、实有从业人员分类情况 1、管理人员:指2007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中受聘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2、专业技术人员:指2007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受聘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3、在管理岗位工作的:指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的或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4、专业技术职务:指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序列,被聘任相关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5、工勤技能人员:指2007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中受聘在工勤技能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6、学历:按现有最高学历统计,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包括仅获得博士学位而未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的人员,硕士研究生包括仅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而未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的人员。 7、年龄:指2007年末人员的实足年龄(周岁)。如1966年12月出生的人员,在2006年12月31日统计时计算为40周岁,而1967年1月出生的人员,则计算为39周岁。 逻辑审核关系:1=2+3+4+5+6=7+8+9+10+11+12;(1)=(2)+(9)+(16)- (10),(1)与1交叉处的数据=本表基本情况中的"实有从业人员数", (2)=(3)+(4)+(5)+(6)+(7)+(8),(9)=(11)+ (13)+(14)+(15),(9)≥(10),(11)≥(12),(16)=(17)+(18)+(19)+(20)+(21) 附件3: 测绘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和野外津贴情况调查表 表 号: chsydw03
说明: 附件4: 测绘事业单位情况汇总表 填报单位(公章)
说明: 1、本汇总表由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填报,数据由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各事业单位的数据汇总而成。 2、年平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元/人)计算方法为:年平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各事业单位年平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之和/事业单位个数。 3、年平均经费收入(万元)计算方法为:年平均经费收入=各事业单位年平均经费收入之和/事业单位个数。 4、年平均完成测绘服务总值(万元)计算方法为:年平均完成测绘服务总值=各事业单位年平均完成测绘服务总值之和/事业单位个数。 5、年平均承担项目金额(万元)计算方法为:年平均承担项目金额=各事业单位年平均承担项目金额之和/事业单位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