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颁布日期:20090730;实施日期:20090830)废止。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珠海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十二月八日 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央、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其他市属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根据产权关系,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运用规范的综合考核方法,对企业一定期间内资产经营和资本营运的效率、效益和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对企业实际状况和经营业绩做出综合评价。 第四条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考核挂钩。 第五条 本办法考核的企业负责人是指企业下列人员: (一)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二)国有独资企业和不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总经理(总裁)。 (三)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正、副董事长,总经理。 副总经理的考核由企业董事会或经营班子及党委联席会议参照本办法及相关规定进行,考核结果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六条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从出资人的角度出发,以资产的安全性及企业盈利能力为重点的原则。 (二)分级管理、分类考核的原则。 (三)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四)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五)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原则。 (六)与发展规划和年度预算对接的原则。 第二章 经营业绩考核内容 第七条 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以公历年为考核期。 第八条 根据市属企业分类定级办法,按照企业性质、规模及不同行业资产经营水平等综合条件,将企业分类、分级、分档进行考核。 第九条 根据企业分类分别设置指标与权重,并按照企业特点设置经营难度调节系数。经营难度调节系数为0.8—1.2,由市国资委组织有关专家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资产规模、经济效益及历史包袱情况等因素研究确定。 第十条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国有资本的安全性。 (三)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四)资产营运的效率。 (五)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六)企业年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三章 考核指标体系 第十一条 根据分类考核的原则,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基本指标,反映企业资产营运及发展能力的比较指标,以及可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选用的行业分类指标(以下简称备选指标)。 第十二条 基本指标作为股东对企业进行基本评价的指标,主要采用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财务指标进行考核。 比较指标作为企业跟全国同行业同规模企业进行比较的指标,主要采用反映企业资产营运及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进行考核。一般竞争性企业(简称A类企业)中一级一至三档选用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专营竞争性企业(简称B类企业)及区域垄断型企业(简称C类企业)选用总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备选指标作为企业根据所处行业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确定的行业分类指标,在附件一中选择确定两个指标进行考核。 A、B、C类企业中一级其他档及二级以下企业,其他类企业(简称D类企业)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根据企业性质和工作要求另行约定。 第十三条 比较指标及备选指标的设置,根据企业分类、行业特点及企业所处发展时期与主导目标的不同,企业可提出建议,由市国资委作适当调整。 第十四条 基本指标以市国资委批复的年度企业财务预算相关数据为目标值;比较指标不下达目标值,以全国同行业同规模的标准值为目标值;备选指标以预算相关数据或全国同行业同规模的标准值为目标值,或按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第十五条 备选指标一经确定,一般不得更改。 企业的考核指标因政策性因素影响出现异常变动的可报市国资委,市国资委根据其影响程度予以修正。由于清产核资、资产重组等原因导致对企业的考核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市国资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变更经营业绩目标的相关内容。 第十六条 市国资委对年度经营业绩目标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控。 (一)年度经营预算下达后,企业每半年将预算执行情况上报国资委。市国资委对年度经营业绩目标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控。 (二)建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质量事故、重大经济损失、重大投融资和资产重组等重要情况报告制度。企业发生上述情况时,应当立即向市国资委报告。 第四章 考核程序 第十七条 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程序: (一)申报及核定备选指标。每年申报年度企业财务预算时,企业根据所处行业特点,在备选指标中选择两个指标(特定行业可选择其他量化分类指标),向市国资委提出备选指标建议,并将必要的说明材料报市国资委。市国资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及所处行业的周期性特点,对企业选定的备选指标进行审核,并就有关内容同企业沟通后予以确定。 (二)企业申报考核资料。每年4月底之前,企业依据经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数据,对上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资产经营分析报告、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国有资本客观增减因素说明材料、中介机构出具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及对考核数据的审核意见一式二份报市国资委。 考核中采用的财务数据,均为按照国家现行财务会计制度核算并经中介机构审计的数据。 (三)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审定。市国资委依据经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经审查的统计数据,结合企业资产经营分析报告,并听取监事会(财务总监)对企业的年度评价意见,对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审定。 (四)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的测评计算。对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测评计算,形成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 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基本指标得分+比较指标得分+备选指标得分)×经营难度调节系数。 (五)根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得分,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最终结果分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E(差)五个级别。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计分方法详见附件二。 第五章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第十八条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企业经营业绩与企业负责人岗位贡献及民主测评结果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奖惩及任免适度挂钩的考核制度。 第十九条 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内容: (一)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以公历年为考核期。 (二)根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贡献率,形成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 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贡献率。 (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贡献率的确定。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贡献率与企业负责人的岗位挂钩,并结合职工民主测评成绩在原岗位等级基础上增减。 (四)参与职工民主测评人员的构成、程序等按照相关文件及规定执行。 (五)根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得分,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最终结果分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E(差)五个级别。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计分方法详见附件三。 第二十条 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在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年度考核结果基础上进行,任期考核主要考核国有资本安全性、增长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管理水平、综合社会贡献等内容。 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章 考核结果的运用 第二十一条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作为核定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依据。 (二)作为企业经营班子和企业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作为被考核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考资料。 第二十二条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作为企业负责人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作为企业负责人薪酬兑现的依据。 (三)作为企业领导班子调整和企业负责人任免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根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形成对企业总体评价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报告。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报告包括: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
失效日期:2009-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