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5年度遵义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遵义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遵府办发〔2005〕46号
【发布日期】 2005-04-25
【实施日期】 2005-04-25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5年度遵义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遵义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2005年度遵义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遵义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2005年度遵义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2004年地质灾害简况
  2004年的地质灾害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落实部门责任制和加强重大隐患点的监测、预警为重点,认真抓好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抢险等指导和监督工作。重大隐患点基本处于掌握之中,未出现掌握中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人员伤亡的情况。据统计,全市发生较大的地质灾害灾情43起,死亡1人,重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除绥阳县死亡1人、重伤1人外,其他13个县、区(市)均未发生伤亡事故。与上年相比,灾情、死亡、重伤和直接经济损都减少和下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2005年地质灾害预测
  根据巡查和排查情况,目前全市仍然存在地质灾害隐患528起,对4500户27368人生命安全和近1亿元的财产构成威胁。主要灾种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其特点:
  一是分布范围广。全市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红花岗区、桐梓县、赤水市、习水县、遵义县较为突出;二是公路建设、城镇建设、采矿等人为地质灾害较多,突发性强,容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在地质环境脆弱及人类活动强烈的部分地区,主要是:
  (一)公路沿线部分地段——正在修建的遵崇高速公路沿线、凤冈至石矸公路境内沿线、务川至彭水公路境内沿线、道真至武隆与德江和南川公路境内沿线、习水与赤水至合江公路境内沿线、S303桐梓至正安公路沿线、湄潭至正安公路沿线,遵南公路沿线,茅习公路沿线等,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为主。
  (二)矿山企业集中区——主要分布桐梓、习水、遵义、仁怀、红花岗等五个县、区(市)的煤矿、采石场、锰矿(其中长沟“711”锰矿开采区较为严重)等矿山企业集中区,地质灾害类型以地裂缝、塌陷、崩塌、水源枯竭等为主。
  (三)部分城(集)镇建设区——一方面是工程不合理开挖、切坡且采取防治措施不当,或未采取防治措施而诱发滑坡、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
  三、2005年度市级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是城镇和人口集中居住区、交通干线、工矿企业所在地;重点水利工程和环保工程、矿山、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根据2004年以来各地地质灾害巡查和排查的情况,共有2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为2005年度市级重要监控点,其分布于红花岗区、桐梓县、赤水市、习水县、遵义县、仁怀市、道真县、余庆县、务川等县、区(市),涉及1040户4052人6507万元的生命财产安全(见附表)。
  四、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394号令)、省政府《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第33号令)等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建设、交通、公路、水利、煤炭、教育、规划、经贸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各相关行政主管部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