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2005年河池市城区防洪预案的通知 各县(市)、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河池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005年河池市城区防洪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2005年河池市城区防洪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精神,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编制的《城市防洪预案大纲》要求,参照和引用原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与河池水文分局一九九二年编制的《金城江城区防洪手册》及2003年5月河池水电设计院编制的《广西河池市城区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部分成果,在《2004年河池市城区防洪预案》基础上,结合河池市城区2005年的实际,编制2005年河池市城区防洪预案。 第二节 编制目的 河池市是广西37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河池市城区沿龙江两岸分布,肯研河贯穿城西,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洪水袭击。建国后的1968年、1970年、1983年、1988年、1991年、1995年和2000年都发生了较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防患于未然,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有准备、有计划地防御洪水袭击,积极主动做好防汛的各项工作,确保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2005年河池市城区一旦发生各类洪水灾害,能及时准确地为市人民政府实施指挥决策和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促使抗洪抢险工作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有效地控制洪灾的扩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 第三节 编制原则 2005年河池市城区防洪预案编制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防汛工作方针,坚持“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及“制定的防洪预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能根据防洪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等原则。 第二章 城市概况 第一节 城市经济概况 建国以来,特别是河池撤地设市后,河池市城区面积快速扩大,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河池市城区现有人口18.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2万人,已建城区面积18.0km2,冶金、建材、机械制造、化工等已具规模,黔桂铁路和323国道贯穿城区腹部,是大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咽喉要地,是河池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和物资交流中心。 第二节 城市自然特征 河池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裕,气候宜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512.0mm,但年降雨量分配不均,4~9月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多年平均气温20.3℃,极端最高气温为 39.7℃,极端最低气温为-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 河池市城区位于广西西北部,东经108°02′,北纬24°41′。城区分布在龙江左右岸阶地上,南北群山矗立,山体雄厚,区域内地形以小盆地和岩溶洼谷为主,地势起伏变化较大;城区地面高程为191.0~198.8m,峰丛峰顶最高为651.3m,地势呈西高东低。 城区地处龙江中游,龙江自西向东贯通城区,将城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城区(金城江水文站)以上集雨面积6199km2,上游(广西境内)已建下桥、拔贡、六甲、肯足等梯级水电站,拟建的金城江水电站位于城区中心的金城江水轮泵站坝址处。龙江城区河段主槽宽度80~160m,年平均流量151m3/s,年径流量47.62×108m3,河流切割基岩较深。城区中游右岸和上游左岸分别有肯研河和长排河注入龙江。肯研河河长13.9km,集雨面积95.35km2,年径流量0.66×108m3;长排河河长26.5km,集雨面积189km2,年径流量1.33×108m3;城区下游有大环江河于三江口汇入龙江,河长177km,集雨面积303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1.6×108m3。 第三节 洪(涝)水对城市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池市城区的市政建设发展很快,已建成了从金二桥经金一桥至金三桥的龙江河北沿江路,以及从市自来水公司沿龙江右岸至金城江区法院的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