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2005年防汛工作方案的通知 漯政〔2005〕2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漯各单位: 现将《漯河市2005年防汛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05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努力夺取防汛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 漯河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五月十一日 漯河市2005年防汛工作方案 一、今年防汛工作形势 我市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中游,地处南北气候和东西地形的过渡地带,降雨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的70%集中于汛期的几次较大降雨过程,汛期过后降雨稀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全市有大中小型河道35条,主要防洪河道沙、澧、颍河在我市境内长212公里,堤防长度381公里。泥河洼滞洪区设计蓄洪总量2.36亿立方米,滞洪淹没范围103平方公里,蓄洪大堤、村庄围堤长度51公里。同时组建了各级防汛抗旱机构,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汛抗旱体系,在历年的防汛抗旱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现有防汛工程体系依然薄弱,抗御洪涝灾害能力低,防汛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沙、澧、颍河上游是我省的暴雨多发区。上游来水峰高量大,河道流程短、比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直接威胁两岸堤防安全。二是河道防洪标准低。沙河仅10-20年一遇,澧河还达不到5年一遇。三是沙、澧、颍河险工隐患多。尤其澧河河床狭窄,河槽弯曲,岸陡无滩,水流湍急,流势多变,可以说处处是险,特别是去年“7·17”洪水造成澧河9处决口和多处险工,决口虽然进行了处理,但加固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处理。四是城市和行业防洪标准普遍偏低,基础设施不完善,防洪任务重。五是部分干部群众的防洪意识淡化,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05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全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抓紧做好今年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二、今年防汛工作总的要求 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要坚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总的要求是: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及早动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规定的防洪标准内,保证主要防洪河道堤防不决口;平原排水畅通;城镇安全度汛;工厂企业和铁路交通干线正常运行;对超标准洪水做好安排,把保证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一)河道防汛。河道防汛总的任务是在规定的防洪标准内,确保河道安全,遇超标准洪水全力抢险,必要时经省防汛指挥部批准破堤分洪,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具体要求,当河道洪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相关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防汛专业队和沿河各乡镇常备防汛队伍上堤查险,加强对防洪工程进行严格、细致的巡查、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当河道洪水位超过警戒水位且预报水位继续上涨时,相关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成员立即上岗到位,防汛责任区领导带队上堤查险,增加巡堤查险人员,并做好低洼区群众转移准备工作。当河道洪水位接近保证水位且预报水位继续上涨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本市进入紧急防汛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及时到达分管责任区指导抗洪抢险工作,相关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动员防汛抢险专业队、沿河群众上堤抢险防守,并做好预备抢险队的组织调集工作,同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向当地驻军通报防汛抗洪抢险情况,请部队做好投入抗洪抢险准备工作,并全面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当河道洪水位超过保证水位且预报洪水位继续上涨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紧急管制命令,相关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动员社会各部门力量全力抢险,按照批准的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做好分洪各项准备工作,并组织转移分洪区群众。 沙、澧、颍河和泥河洼滞洪区,要严格按照省政府豫政(1999)63号文批转的《河南省淮河、洪汝河、沙颍河、卫河分级洪水防洪预案》和《河南省主要河道2005年防洪任务》调度运用,做到在现有标准内确保防洪安全(保证水位、流量见附表);遇到超标准洪水,要全力抢护,必要时按防洪预案规定采取分洪、滞洪措施,有计划地分滞洪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损失。1.澧河(1)当何口水位达70.40米、流量2400秒立米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