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郑政〔2005〕14号
【发布日期】 2005-05-13
【实施日期】 2005-05-13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郑政〔2005〕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并与省计划衔接,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安排好200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安排实施好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意义重大。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扩大开放、优化环境,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完成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二○○五年五月十三日
 
郑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薄弱环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比计划高出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7%、18.5%和14%,分别比计划高2.2、3.8和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4.4:53.7:41.9。人均生产总值19542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4.8亿元,增长32.7%,比计划高18.2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24.8亿元,比年初增长11.9%;贷款余额2231.3亿元,比年初增长11.5%;城镇化率57.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91.6亿元,增长19.4%,比计划高7.4个百分点。百项重点技改工程完成11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189.6亿元,增长35%;实现利润74.5亿元,增长38.7%;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60.2%,提高16.7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61亿元。粮食产量达148.3万吨,增产3.1%。畜牧业完成增加值23.4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38.4%,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增长7.5%、10%和35%。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积雨节灌水窖1.01万个。积极推进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3元,同比增长15.2%,比计划高8.2个百分点,是1998年来第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商贸城建设取得新成效,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7亿元,增长16.4%,比计划高5.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5%。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370万人次,增长36%,接待入境游客17.4万人次,增长81.3%,旅游总收入138.5亿元,增长32%,其中旅游创汇5570万美元,增长92.1%。房地产竣工面积272万平方米,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535万平方米,增长31.3%。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比计划低5个百分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172.8亿元。交通项目完成投资47亿元,新增公路里程140公里。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开工建设商品房470万平方米,增长34.3%。中心城区整治力度加大,新增游园绿地34个。支路背街小巷改造完成126条、积水点49处。郑东新区建设强力推进,完成投资60.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34条道路、11座桥(涵)具备通车条件。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东引西进取得新进展。市属进出口完成7.8亿美元,增长85.7%,其中出口完成4.6亿美元,增长90%,比计划高7.8个百分点;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7家,增长19.4%;合同外资额6.3亿美元,增长30.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亿美元,增长80.1%,比计划高50.1个百分点。东引西进取得新进展,签约项目23个,合同引进资金40亿元。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河南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项目49个,签约引进市外资金129亿元。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12户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20户企业进入改制程序。粮食流通体制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分流职工2309人,占全部分流任务的38%。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687亿元,增长25%,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5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全市组织实施攻关、火炬、星火等科技项目321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205项、市级96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9.1%。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市区4所高中开工建设;外语学校体育馆投入使用;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22.7万平方米;解决农民工子弟入学7.4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年共有161.1万人次得到补助,补助资金达1702.5万元。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共完成造林面积33.7万亩;查处违法排污企业445家,其中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218家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