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维护和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和省委六届六次会议精神,现就建立和完善我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保障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因地制宜,建立规范、完善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保障原则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常住户口居民实行救助的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障基本生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确保农村居民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求为目的。 (二)政府保障与劳动自救相结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各级政府负责制,市、县两级政府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应当发展生产、艰苦奋斗、自食其力,通过劳动增加收入,逐步改善生活状况,发挥家庭保障的作用。 (三)属地管理。农村居民申请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应按照户籍所在地的具体政策执行,由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负责管理。 (四)动态管理。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要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并根据收入变化适时调整保障水平;对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及时停止其低保待遇。 (五)公开、公平、公正。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保障对象、保障资金和保障标准三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