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5年全市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2005年全市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OO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2005年东营市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全省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5)2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05年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建立健全“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按照“抓住一个灵魂,做好三篇文章”(一个灵魂,即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三篇文章,即目标考核及责任追究、信息整合、科技加管理)的工作思路,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增强社会和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 (一)工作重点。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建筑工地食堂、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为重点对象,抓好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通过治理整顿,使全市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得到进一步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预防,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食品信誉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目标。 1.积极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达到46万亩;建设畜牧标准化养殖区300个,生猪肉“瘦肉精”不得检出;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50万亩水面,水产品药残得到有效控制。 2.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建档率达到100%;面粉、肉类、儿童食品加工企业基本消除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推进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市场准入,2005年上半年完成发证工作;启动茶叶、糖果制品等其余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米、面、油、酱油、醋、白酒、婴幼儿配方乳粉及乳制品等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在全市城镇得到基本遏制。 3.落实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制度工作达到70%以上;商场(超市)散装食品经营行为得到规范;在大中型商场、超市推行商品质量查验制、特殊商品进货报告制、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和商品质量承诺制;建立1-2家食品绿色市场;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受到全面遏制。 4.90%以上的学校食堂和大中型餐饮业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卫生许可证》、《健康证明》等有效证件持证率达到90%;消毒设施配备和餐具消毒落实到位率达到80%;生熟分开、冷拼间合理设置等工艺流程合格率达到85%。 5.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选择试点县区率先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力争在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上有所创新;启动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进一步推动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围绕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市场巡查,及时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三)工作安排及措施。 1.加强初级农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