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卫生投入,创新发展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的决定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明显。公共卫生体系日益完善,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医疗保障体制初步建立,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卫生资源总量短缺、机构布局不尽合理、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医疗保障还不健全,并由此导致一定程度的群众“就医难”。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八八战略”要求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现就进一步加大卫生投入、创新发展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负责、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提高效率的原则,抓住当前突出矛盾,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积极扶持社会资源办医,完善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体系,促进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医疗供求矛盾明显缓解。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履行卫生职责与运用市场机制相结合,合理确定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数量与规模,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兴办医疗卫生服务;坚持加强统筹规划与落实分级办医相结合,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确保卫生改革与发展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坚持加大投入力度与深化体制改革相结合,在争取多方投入、增加服务供给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益。 (三)主要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加强公共服务,解四难、创四优”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到2007年,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服务需求相协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具体目标是: ──城乡卫生资源供给明显增加。全市医疗机构新增床位6000张,总床位数达到2.3万张,每千服务人口(系指常住人口,下同)床位数达到3.2张;新增医生4000人,医生总数达到1.55万人,每千服务人口医生数达到2.2人。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标准化建设合格率达到100%。 ──医疗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快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必须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必须与卫生改革发展相适应,为社会办医留下足够的空间。各级政府及其卫生、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精心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明确近3年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项目。对列入医疗卫生发展规划的项目,要尽早安排、抓紧组织实施。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 (五)加快建设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