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的指导意见 内政字[2005]141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依托现有产业集群基础,以资源和关联产业为纽带,以大企业和大项目为支撑,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建设特色明显、内部配套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优势互补、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大型工业基地,以基地促集群,以集群促产业,是我区快速做大做强能源重化工产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内政字(2005)22号)精神,特制定自治区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指导意见。 一、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的思路和原则 (一)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大做强重化工产业为目标,依托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工业开发区,加快产业布局调整;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加快重化工产业向基地集中;完善配套政策,优化环境,强化规划、引导、协调和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技术转化能力强的能源重化工项目,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我区优势和特色,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重化工基地,推动我区工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大型重化工基地建设必须坚持的主要原则 一是坚持高起点和规模化发展的原则。按照建设大基地的方向,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引导和促进规模化经营,努力实现企业和生产设备的大容量化、大规模化,推动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宽领域配置生产要素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范围、宽领域整合和配置资源,跨地区建设大型基地。要促进资源、资本、技术、市场、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基地集中,突出基地生产力布局的经济合理性。 三是坚持以主导产业为支撑和以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原则。要根据基地所在地区的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发展方向,确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以此为支撑,积极拓展关联产业领域。要下大力气抓大项目培育和引进,抓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与大项目、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形成联动机制,扩张基地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 四是坚持循环经济和技术先进的原则。用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基地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开发、节约与保护并举,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要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水平的产业转移,从我区实际出发选择那些技术先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产业、技术和项目。加大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产业新型化。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推广力度,提高技术含量。 二、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的布局 在呼―包―鄂“大金三角”及周边地区、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和锡林郭勒盟煤炭等资源富集区,以提高煤炭等资源综合开发和就地转化水平、变资源优势为成本优势和经济优势为目标,围绕以煤、电、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率先启动建设鄂尔多斯化学工业基地等5个大型重化工基地,在推动能源工业和化学工业加快发展、快速做大做强的同时,探索总结优势特色产业大型工业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模式,促进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其它优势特色产业大型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一)鄂尔多斯化学工业基地 鄂尔多斯市的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电力、煤炭、天然气、天然碱、硭硝、石灰岩等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围绕“十一五”末期实现煤制甲醇及下游系列产品产能500万吨、煤制油50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300万吨、天然气制合成氨300万吨、烧碱产能300万吨、聚氯乙烯产能300万吨、电石产能400万吨的目标,规划建设苏里格―大牛地天然气化工基地、准格尔煤化工基地、达拉特煤化工基地。 苏里格―大牛地天然气化工基地重点发展以天然气制甲醇及下游系列产品、天然气制烯烃和液化天然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