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信息港建设纲要的通知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信息化办公室编制的《无锡信息港建设纲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O五年六月十六日 无锡信息港建设纲要 一、信息港建设的意义 信息港是信息的集散枢纽,打造信息港,其核心就是要增强城市的信息汇聚和辐射能力,它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构筑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二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信息资源高度开发和利用,形成集聚度高、辐射力强的区域性信息枢纽。 无锡信息港建设将通过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执政能力的提高。信息港建设将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技术平台,成为实现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突破点,对增强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无锡信息港是“数字无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实基础,加快无锡信息港建设,对“数字无锡”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二、信息港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信息化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信息化功能不断完善,全市目前建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为辅的覆盖全市的数据通信网,在规模容量、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已突破25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近200万户,城乡电话主线普及率超过40号线/百人。无线通信呈高速增长态势,移动通信用户已超过200万户,发展速度与人均拥有量居全省第一;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全市用户达120万户,入户率居全省首位,数字电视建设初见成效,累计发展数字电视用户12000户,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全面启动。 (二)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以政务信息化为龙头,积极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全市电子政务工程已全面启动,完成了政务专网建设,基本实现了公文流转的电子化和网上审批,我市的政府上网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所有政府机关(含镇级)实施了上网工程。“中国无锡”政府网站逐步走向完善,日均访问量3万多人次,最高时可达5—6万人次。 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公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建成无锡城域教育网,已经连接460多所学校,基本实现了“校校通”。启动建设第五人民医院数字化医院工程,全市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医疗产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公交IC卡已全面投放运行,经国家建设部IC卡管理中心批准,无锡公共交通卡与上海公共交通卡实行城市间互用,在全国首先实现异地城市交通IC卡通用。总投资6000万元的无锡社会保障卡项目建设也已全面启动。 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断拓展。“家庭上网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市区100多个小区的网络建设,实现1000兆到小区、100兆到大楼、10兆到户,部分小区已经建立了社区服务信息网。市区有线电视网近600个小区完成双向改造,网络带宽达到860兆。无锡2858服务网,吸收市区近千家家政服务企业组成门类齐全的家政服务网络,提供e点通、网上请求、电话请求等多种手段,为市民提供近百个服务项目,已成为政府联系市民的桥梁、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通道、展示社区服务形象的窗口。 以新型工业化、电子商务为核心,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政府出资建成的制造业信息化ASP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快速推动了一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全市目前具有固定域名的企业超过6000家,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实现上网,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无锡市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步伐加快,各大中型商业企业、连锁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普遍实现计算机管理,网上购物迅速发展,继商业大厦“东方百业网”、江苏阳光成为江苏省首批电子商务建设示范工程以后,又涌现出了象利锡拉链、星网物流等一大批电子商务先进企业。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