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开展天水市地图集编制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为了大力宣传我市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全市行政区划、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市政府决定进行《天水市地图集》编制工作,成立了《天水市地图集》编辑委员会,并于2005年7月15日召开了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各县区及成员单位要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按省地图院提供的地图集编辑资料收集目录的具体内容,积极收集相关资料,认真做好资料收集、整理、提交工作,确保地图集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各县区及成员单位必须在8月15日前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并将资料统一汇总后,于8月20日前提交市地图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地址:秦州区滨河东路16号市国土资源局三楼 联系人:剡旭升 电话:8620741 8621338 传真:8622542),由办公室审查后统一向省地图院提供。 特此通知。 二OO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附件1: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资料收集目录 题词2页 市领导题词,共两页,要求竖写。 序1页 序占一页,文字不超过800字。 一、天水市概况(文字、照片)4页(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提供) 1.文稿:要求语言简练、文风统一、结构紧凑、口径统一、标准一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乡镇和村)、辖域面积、人口情况和民族构成、历史沿革、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产业(旅游名胜等)、国民经济、社会事业、人民生活。字数:2500字左右。 2.图片:收集代表天水市历史、文化、旅游、民俗、资源等特色的各个方面照片。照片拍摄质量(角度、色彩、构图)要好;如没有照片或收集有困难的,也可收集印刷图片,但要求印刷质量要好,图面干净,能扫描、复制。照片数量不少于20张,尽量涵盖各方面,需要重点宣传方面的照片可多收集,以便于选择。) 二、天水市气候图2页(由市气象局负责提供) 地图:1.2004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 2.2004年一月、四月、七月、十月气温及降水量等值线图; 3.2004年日照时数、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图; 4.2004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全年风向频率玫瑰图或数据; 图表、数据:天水市历年(1949-2004)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 三、天水市人口分布图2页(由市统计局负责提供) 图表: 1.2004年底各县(区)总人口数、县城区人口数;各乡、镇总人口数、各行政村人口数;各县(区)人口密度; 2.天水市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变化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3.天水市建国以来人口机械变化情况(迁入、迁出、迁入迁出差); 4.天水市人口年龄及性别结构,婚姻状况(最新统计数据); 四、天水市交通图2页(由市交通局负责提供) 地图:1.天水市交通图,表示天水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专用道)乡道及代码; 图表:1.(1949年—2004年)历年交通系统客货运输量及客货周转量,分公路、铁路。 2.(1949年—2004年)历年主要道路营运里程,分铁路、公路; 3.2004年底各县(区)公路总里程,等级公路里程,公路构成(国道、省道、县道、其它路里程); 4.2004年底全市汽车拥有量(载客汽车数、载货汽车数;公路部门营运汽车数及私人汽车拥有量)。 五、天水市土地利用图2页(由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 地图:1、天水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2、天水市土地利用规划图。 图表:1、天水市用地面积结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面积及比重); 2、产业用地面积结构,包括一、二、三产业。(反映土地用途分类) 3、天水市耕地构成(各县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分类面积)。 六、天水市五大文化4页(由市文化局负责提供) 地图:1、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的地域分布图。2、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的遗址分布图 文字、图片: 1、伏羲文化、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