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江苏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江苏省其他机构  
【发文字号】 苏发改工业发[2005]761号
【发布日期】 2005-08-11
【实施日期】 2005-08-1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江苏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的通知
苏发改工业发[2005]761号
 
 
各市发展改革委: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为促进钢铁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我委陆续组织了两次全行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江苏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初稿)。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济南召开的《加强钢铁产业政策引导发展循环经济现场会》会议精神,今年4月27日,我委又以苏发改工业发(2005)344号文件印发了《江苏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征求意见稿),征求各市发改委、省各有关部门、重点钢铁企业、行业协会的意见。
  淮安、连云港等市发改委,省国土厅、环保厅等有关部门,沙钢、南钢、淮钢、兴澄特钢等有关企业反馈意见后,我委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近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5号)进行了修改补充。经研究,现予印发。

二00五年八月十一日

 
江苏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根据人口密集度全国最大、矿产资源全国最少、人均环境容量最小的省情依据,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的阶段特征,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担当的重要使命,自身发展面临的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课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省情,科学制定“十一五”时期全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明确调整方向、重点内容、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推动全省钢铁行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和地区布局的有序调整,努力实现控制总量、改善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水平的政策目标,保障全省钢铁行业继续朝着健康、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发展现状的初步分析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九十年代以来,全省钢铁行业发展步伐加快,逐步成为全国钢铁生产基地之一,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初步形成了基本满足当前需求的产业规模。2004年全省生产生铁1664万吨、粗钢2223万吨、钢材3750万吨,分别占全国6.60%、8.16%和12.61%。与2000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50.6%、37.8%和27.9%。预计2005年全年生产生铁2200万吨、粗钢3000万吨、钢材4200万吨。沙钢集团产能达到1500万吨左右,南钢、淮钢、兴澄特钢等骨干企业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全省板带管占比接近25%。
  (二)初步形成了部分领域国内领先的市场地位。以沙钢集团、南钢集团、锡钢集团为代表的优质钢线材,以沙钢集团、永钢集团为代表的热轧螺纹钢,以江阴兴澄、江苏淮钢为代表的弹簧钢、轴承钢,以南通特钢、旋力集团、江苏诚德为代表的不锈钢、无缝管、油井管,以法尔胜为代表的优质钢丝、钢丝绳等优质、特钢产品,已在国内钢材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赢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三)初步形成了以短流程电炉钢为主的产业体系。根据矿产资源缺乏、环境容量有限的省情,在全国率先采用了铁水热装、废钢预热等先进适用技术,以连铸为中心,积极采用“超高功率电炉——精炼——连铸——热送——连轧”短流程、节能型工艺路线,部分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四)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钢材产品为主的研发基础。南钢集团、淮钢集团等骨干企业相继承担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课题研究,开展高强度、高韧性、高节材等新型钢材工业化试验和小批量生产,初步积累了技术,培育了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转移的不断加快,全省钢铁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除铁矿石等基本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存在瓶颈约束外,突出表现为“两低一重”。
  (一)竞争比较充分,整合不够有力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