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工作三年总体规划(2005—2007)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
黔西南州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工作三年总体规划(2005—2007)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经济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黔西南州2005—2007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主要工作目标: 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其生产的农产品的监测,到2007年底监测率达35%,确保兽药和违禁药物抽检超标率分别下降1%和1—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农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兴义市实现机械化屠宰生猪。完成小麦、肉制品和茶叶等28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县、市学校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70%,餐饮业及其他集体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率达66%。县、市城市普遍建立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经营户“经济户口”。进一步推行食品市场准入、企业卫生管理、市场巡查、不合格食品退市及召回、食品安全快速反应、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及企业自查自纠等制度。 年度实施步骤: 2005年。扩大标准化生产示范,加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养殖小区、示范农场、出口产品及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经营户的监督管理。加强食品餐饮消费环节卫生监管和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健康及卫生状况监管。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及检验体系建设。加强自律和诚信建设,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 2006年。继续抓好2005年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三绿工程”工作。增加试点单位数量,加大试点力度,支持和鼓励绿色市场或绿色加工生产线示范单位开展认证工作。制定10项食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并发布实施。扩大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地区、行业和企业。 2007年。继续抓好2006年工作的同时,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推广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培育绿色市场和绿色加工生产线。在完成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州范围推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二)实施药品放心工程 主要工作目标: 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监督检查,强化药品GMP、GSP认证和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实施力度,监督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完成5-10个地道中药材品种的指导与帮扶。加强农村“两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药品监管、配送网络。 年度实施步骤: 2005年。监督检查县以上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覆盖率90%,监督检查乡以下经营使用单位,覆盖率40%;完成县以下药品零售企业的GSP认证工作。 2006年。监督检查县以上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覆盖率95%,监督检查乡以下经营使用单位,覆盖率累计80%;兴义市90%药品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各县80%药品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 2007年。监督检查县以上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覆盖率100%,监督检查乡以下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覆盖率累计100%;兴义市100%药品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 (三)整顿农资市场秩序 主要工作目标: 使七种农资产品质量合格率分别提高5—10个百分点;初步建立较为健全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形成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与相关事业机构相互配合的执法监管格局;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诚信经营制度,实行连锁经营;健全责任制度,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形成完善配套的农资产品法规体系。 年度实施步骤: 种子: 2005年。建章立制,完善种子执法管理的配套规章。开展种子质量抽检,加强市场监管,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等违法行为。 2006年。制定《种子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建立种子市场日常监管制度。加大县级种子管理机构的管理力度,严把质量关、市场管理关,防止假劣种子进入市场。 2007年。制定《相邻地区农作物引种管理审批办法》,初步实现全州种子管理与执法体系联网。 农药: 2005年。继续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开展《农药管理条例》宣传,对农药标签进行规范治理,初步建立州内农药生产企业的农药资料档案;举办农药行政执法培训班。 2006年。加强高毒农药监管和农药标签治理,开展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强化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 2007年。逐步将农药标签规范治理纳入日常工作,农药标签合格率提高到80%以上;开展现场执法培训。 肥料: 2005年。重点对未取得登记证的复混肥进行清理整顿;举办1-2期肥料登记管理培训班;对肥料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肥料登记工作宣传,督促企业进行登记,提高肥料登记比例。 2006年。重点查处未取得登记证生产经营复混肥行为,加强登记管理,进一步提高复混肥登记率;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肥料行为;举办1—2期肥料登记管理培训班。 2007年。集中整治有效成份及含量与登记批准不符行为,组织抽检,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复合肥料的违法行为。 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2005年。全面推进我州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查处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行为,加大查处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品力度,杜绝违禁药品的生产使用。 2006年。取缔所有未取得兽药GMP合格证的兽药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制度,强化兽药经营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