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5—2007年度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威政办发 〔2005〕67号
【发布日期】 2005-09-05
【实施日期】 2005-09-05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5—2007年度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2005—2007年度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五年九月五日
 
2005—2007年度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人居、投资环境,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统一部署,市政府决定,2005—2007年度继续在全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突出抓好旧城区整治改造、村镇环境整治,着力营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适宜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的城乡环境,推进城市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使全市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更大变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完成所有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商业区、广场、车站、码头等窗口部位的整治;全部完成城区背街小巷的硬化、亮化、绿化整治;城中村改造、旧住宅小区整治分别完成60%、80%。
  (二)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方面。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2%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人口燃气普及率达98%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6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城市大气、水体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三)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全市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小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村镇环境面貌和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整治内容及标准
  (一)城市规划区
  1.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一是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和山东省海岸带规划,2005年完成修编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报省政府审批。二是修编专业规划。威海市区2006年底前修编完成城市交通、道路交通管理、绿地系统、风景名胜区、燃气、热力、旧城改造、户外广告、停车场、集贸市场、城市照明、环卫等专业规划,荣成、文登、乳山市(以下简称三市)2007年底前完成。三是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到2007年底,威海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三市达到80%以上。四是加强规划执法。进一步完善规划监管体系,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查处率达到100%。
  2.旧城区改造整治。一是搞好旧住宅小区、危旧房改造整治,拆除违章搭建和有碍观瞻的临时性建筑,整修建筑物立面,清理乱堆乱放, 规范各类管线,改造配套污水管网等。到2007年,旧住宅小区、危旧房改造分别完成80%、90%。二是整治背街小巷,以硬化、亮化、绿化为重点,按照搣路面平、管道通、道路洁、路灯亮、环境美攠的标准组织实施。2005年完成70%,2006年完成85%,2007年全部完成。三是实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逐步扩大物业管理范围。2005年底威海城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三市达到65%;到2007年,威海城区达到90%,三市达到80%。
  3.环境卫生。一是整治城区大环境,重点抓好市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居住小区、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到2006年,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以上,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率达到100%。二是抓好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到2007年城市近郊村镇生活垃圾全部纳入城市一体化收集、运输、处理,每个城市至少拥有1座标准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三是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定点设置密闭、分类收集容器,实行垃圾袋装化。2005年底,各市区至少建设1处垃圾分类收集示范点;到2007年威海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范围达到50%,三市达到30%。四是搞好城市公厕建设,大力推行生态免冲公厕。到2006年,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范围内公厕不少于3座,公厕建设标准在二类以上。五是抓好建筑工地管理,对在建工地实行封闭围档,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污水、泥浆流出,出入口路面硬化,做到净车出场,确保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工地标准。
  4.市政公用设施。一是搞好城市道路及照明设施整治,整修残缺破损路面、人行道面、边石沉陷及井盖缺损,检修、更换路灯照明设施,建设无障碍通道等。到2007年,威海城区、三市的市政设施完好率分别达到98%、92%以上,道路亮灯率均达到99%以上。二是抓好燃气、热力及污水管网建设,到2007年威海城区、三市的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9%、98%,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80%、60%,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5%、80%。
  5.园林绿化。一是抓好交通沿线、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公共场所的绿化升级和绿化带的清理补栽工作,建设绿色通道。到2005年底,完成所有城市出入口、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两侧的绿化整治。二是搞好城区公共绿地、小区绿地建设及升级改造,建设精品园林绿地,到2007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以上。三是制定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做好城市绿化维护工作。
  6.光亮工程。本着美观、节能的原则,一是对市区主要路段建筑物和户外广告的光亮设施升级改造,完善窗口单位光亮设施,2005年底完成市区主干道两侧标志性建筑光亮设施的设置,2007年完成市区主干道两侧经营性场所光亮设施的设置;二是对新建、改建、扩建大中型建筑同步安装外墙灯光设施,实施高层建筑搣内光外透攠工程。
  7.建筑物整治。一是依法查处违法违章建筑,拆除有碍观瞻的临时建筑和残墙断壁。二是整治市区主次干道临街陈旧建筑物,实施墙体清洗、粉刷和搣平改坡攠工程,威海市区2005年底完成,三市2006年底完成。三是整治威海市区主干道临街门市房和商业网点房,实施落地门窗改造工程,2006年底完成。
  8.户外广告整治。一是对车站、广场、机场、公园、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广告进行整治,规范牌匾字号,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招牌。二是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户外不规范广告、小广告、各类横幅和乱贴乱画进行清理整顿,2005年底完成;支路和背街小巷的相关整治,2006年底完成。
  9.地质地貌和风景名胜区整治。一是对城市建成区、主要出入口及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裸露山体进行绿化补植,恢复地貌景观,到2007年,城郊和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已毁山体地貌基本得到恢复治理。二是对风景名胜区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实施标界立桩。三是治理河道采砂,整治沿岸环境。
  10.规范交通管理。一是继续实施畅通工程,建设城市快速路系统,优化道路标线,2006年底主干道上的公交站点全部实现港湾化、出租车定点停靠等。二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到2007年威海城区实现每万人拥有公交车8.7标台。三是集中整治占道摊点、马路市场、店外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2005年底前对占用城市道路(包括人行道)的违规洗车场、加工点、市场等全部清理完毕。四是排查整改交通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11.水体及大气环境质量。一是整治城区河道,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截流河道污水,到2007年市区主要河道沿线污水管网基本建成;二是定期清除河道及近海海域漂浮物,保持水面清洁;三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行中水回用工艺,节约城市用水;四是全面取缔市区内燃煤小锅炉,加大对燃煤电厂烟气、机动车尾气治理,严格控制建设工地扬尘、工业粉尘、生活噪音、经营性油烟等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到2007年,实现市区水体、大气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12.城中村改造。一是依据城中村改造规划,实施城中村改造,到2007年威海城区改造完成60%以上,三市完成50%以上。二是搞好环境卫生,2005年底城中村环境卫生全部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实现垃圾统管统运。三是搞好公用设施建设,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建有排水设施,安装路灯等;到2007年底自来水、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四是沿街建筑及广告整治,对临街陈旧建筑物实施墙体粉刷,规范建筑物立面,拆除残墙断壁和有碍观瞻的临时建筑和违法建筑,清理乱贴乱画等,2005年底整治完毕。
  (二)小城镇
  1.总体规划。修编完成镇驻地总体规划,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2006年底前通过审批,其他镇2007年底前通过审批。
  2.环境卫生。一是对镇驻地主干道实行清扫保洁,配置标准化环卫设施,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和示范镇2005年实行,其他镇2006年实行。二是实施旱厕改水冲式厕所工程,2006年所有镇驻地必须配齐水冲式公厕。三是集中整治搣三大堆攠、乱占道路、乱摆摊点等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卫生死角,2005年底整治完毕。四是建立完善环卫管理体制,到2007年,实现镇域范围内垃圾集中收集、运输、处理。
  3.市政公用设施。一是整治镇驻地道路、排水系统、路灯照明设施等,到2007年,镇主干道都要建有排水设施、安装路灯等,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和示范镇道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其他镇达到90%以上。二是实施搣村村通攠工程,2005年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其他镇2007年普及率达到100%。三是搞好便民设施建设,到2007年,每个镇都要建有客运站、液化气供应站等。四是根治违法占用市政公用设施现象。
  4.园林绿化。全面绿化镇属沿海、沿河岸线和山体,建设环镇、镇路绿化带,到2007年每个镇至少拥有1处一定规模的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0%,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5.建筑及广告整治。一是加快改造危旧房,到2007年危旧房改造完成80%。二是全面整治镇驻地、高速公路、铁路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的陈旧建筑物,拆除残墙断壁、有碍观瞻的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清洗、粉刷陈旧性墙体。三是规范镇驻地干道两侧、市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广告招牌,清理乱贴乱画等。
  6.地质地貌整治。一是加大对山石资源开采的专项整治,以植树造林为主,恢复地貌景观。二是治理河道采砂,整治河道沿岸环境;2007年底前完成镇主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地质地貌恢复改造。
  7.环境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建设工地扬尘和噪音以及厂矿企业搣三废攠排放,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有条件的镇可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对工业废水集中处理,2007年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三)农村
  1.示范村
  (1)村庄规划。加大示范村规划力度,2006年底前完成所有示范村规划。
  (2)环境卫生。一是集中整治搣三大堆攠乱占道路、乱摆摊点等脏乱差现象,农户家禽家畜实行圈养。二是村主干道实行清扫保洁,配置标准垃圾容器。三是实施旱厕改水冲式厕所工程。四是搞好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实行定点投放、集中收集、运输和处理。
  (3)绿化。建设环村、沿路绿化带,组织农民在房前屋后植树种草,开展庭院绿化活动,达到通村道路和农村街道有林木、村落周围有林带的目标,形成“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绿化格局。
  (4)公用设施。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搞好排水设施建设;到2007年自来水、有线电视普及率达100%。
  2.一般村庄
  (1)村庄规划。2005年底完成全市50%的村庄规划,2006年完成80%,2007年底全部完成。
  (2)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农村 搣三大堆攠乱占道路等脏乱差现象;农户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实施旱厕改造工程。
  (3)公用设施。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并建有排水设施,有条件的村庄安装路灯;2007年底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
  (4)绿化。对村路两侧和公共场所进行重点绿化,开展庭院绿化活动,搞好庭院绿化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宣传发动。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委,负责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信息宣传、调度督查、检查验收等工作。各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都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织实施好本地区综合整治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形成人人关心、参与和支持综合整治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 突出整治重点,狠抓责任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要以中心城区、中心镇、重点镇、城中村、示范村、城乡结合部,以及沿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村镇为重点,以点带面、以大带小,全面推开。整治活动继续按照搣属地管理攠的原则进行,各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各自实际,确定每年的工作重点,制定具体的整治计划。市、市(区)、镇(街道办事处)、村(居)要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各市区、开发区及市直各责任单位要加强督导检查,建立专门档案,注重相关材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各级政府每年要对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市里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各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和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
  附件:
威海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刘茂德(副市长)
  副组长:李延茂(市政府副秘书长)
  房德阳(市建委主任)
  成 员:徐东璞(荣成市政府副市长)
  苑胜本(文登市政府副市长)
  李世秀(乳山市政府副市长)
  毕礼伟(环翠区政府副区长)
  侯建平(高区管委副主任)
  王秉刚(经区管委副主任)
  蔡洪波(市建委副主任)
  王逢洋(市发改委副主任)
  邢东月(市民政局副局长)
  李文基(市财政局副局长)
  董 文(市公安局副局长)
  董学军(市人事局副局长)
  高建斋(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钟竹林(市交通局副局长)
  房敏敬(市卫生局副局长)
  兰鹏燕(市规划局副局长)
  郭承宇(市文化局副局长)
  秦良启(市环保局副局长)
  李 晓(市林业局副局长)
  张红卫(市旅游局副局长)
  褚昭晓(市刘公岛管委副主任)
  张吉军(市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办副主任)
  黄 强(市房管局副局长)
  王治强(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
  滕世斌(市工商局副局长)
  吕仁静(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委,房德阳兼任办公室主任。
  备注:有关部门、单位务于9月20日前,将各项整治任务的实施方案、进展情况等报送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5232301)。
 
2005年山东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评细则
 

序号

考评项目及内容

考评办法

单项分值

实得分

城乡规划

90

 

1

新一轮城乡规划

检查新一轮城乡规划修编情况。

20

 

2

控制性详细规划

检查控制性详规覆盖情况。

20

 

3

整治项目规划

检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情况。

10

 

4

专业规划

检查修订完善城市交通、绿地系统和风景名胜区、燃气、热力、停车场、集贸市场等专业和专项规划情况。

20

 

5

村镇规划

检查村镇规划的编制和修编情况。要求中心镇、重点镇和示范村的规划今年内全部编制完成。

20

 

旧城区和城中村整治

80

 

1

旧城区

检查旧住宅小区、危旧房、棚户区整治改造情况。

15

 

2

城中村

检查城中村的整治情况。

15

 

3

背街小巷

检查以硬化、亮化为重点的背街小巷的整治情况。

15

 

4

拆迁补偿安置

检查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情况。

15

 

5

“安康居住工程”

检查“安康居住工程”完成情况。

15

 

6

物业管理

检查旧城区实施物业管理的情况。

10

 

7

社区建设管理

检查社区建设管理的情况,重点是机构、人员和执法进社区的情况。

10

 

城乡环境卫生

60

 

1

城市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

检查城市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

15

 

2

特别声明
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经允许转载的,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作者所有。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我们尽快予以更正。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