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川府发[2005]29号
【发布日期】 2005-09-30
【实施日期】 2005-09-30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今明两年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近年来我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节能降耗、节水、节地、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再生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打下了较好基础。但是,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资源需求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储备越来越少,加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乱采滥用与盲目开发情况时有发生,浪费严重,致使我省资源形势严峻。从土地资源看,人均耕地仅0.69亩,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从矿产资源看,人均占有矿产资源只有全国人均占有量的60%,铝土矿、铬、钨、铂等矿产尚无储量;从水资源看,人均占有水资源3023立方米,虽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但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43.6%;从环境角度看,承载能力日趋减弱,工业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部分江河污染严重;从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看,总体水平低,再生利用原始粗放;从万元GDP能耗方面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6个百分点,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3—4倍。我省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我省来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近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近期目标:到2006年底,万元GDP综合能耗在现有基础上降低3—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完成“沃土工程”100万亩、“金土地工程”(土地整理)200万亩;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新型墙体材料占建材生产总量的65%;节能建筑达到总建筑面积的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4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今明两年重点工作

  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6个方面为突破口,切实抓出成效。

  (一)节能方面。

  1.编制规划。有关部门要抓紧编制《四川省节能发展“十一五”规划》,按照国家即将出台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方案》,2005—2006年重点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热电联产工程、余热利用工程、建筑节能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

  2.突出重点。推进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节能,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天然气、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节能工作。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推进交通运输和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