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上海市其他机构  
【发文字号】 沪劳保技发[2005]31号
【发布日期】 2005-09-12
【实施日期】 2005-10-0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沪劳保技发[2005]31号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五年九月十二日

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
  为促进本市民办职业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劳动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做好民办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审批和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应当符合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培训学员的合法权利,应当依法予以保障。
  第四条 (管理部门)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综合负责全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规划、管理、指导等工作。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本辖区内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指导、管理、检查评估等工作。

第二章 设立
 
  第五条 (办学许可证制度)
  本市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制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以下简称《办学许可证》)是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办学的合法证件。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办学许可证》记载的机构名称、办学地址、培训层次、培训类别等开展培训活动。
  第六条 (举办者资格)
  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具有本市常住户口。
  两个以上社会组织或者个人联合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应当签订联合办学合同。联合办学合同应当经由公证机关公证。
  第七条 (审批权限)
  设立以初级、中级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由办学地所在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其中,拟开设高级及高级以上培训项目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出审批决定前,应当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复核合格。
  设立以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基本条件)
  设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应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应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培训场所;
  (三)应具有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教学、实训设施和设备;
  (四)应配备符合任职条件的专职校长;
  (五)应根据办学规模配备相应数量的教学管理人员;
  (六)应配备与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相适应、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七)应具有与培训项目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
  (八)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九)应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具体设置标准详见《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设置标准》(附件一)。
  第九条 (申报材料)
  申请设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供下列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申请报告(包括办学目的、可行性分析)、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单位申办应当提供单位法人资格证明及复印件;公民个人申办应当提供申请人户籍证明、身份证及复印件,以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证明;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