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05年,我国进入了WTO后过渡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在我国的第二产业全面加入国际竞争,成为国际工厂后,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牢牢抓住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推进我市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我市作为粤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有关决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和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一)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增速低于第二产业 我市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外贸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有着悠久的商贸、人文历史。长期以来,服务业在我市的经济发展中始终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我市服务业增速有所加快,但仍然相对滞后,2001—2004年我市GDP年均增长8.51%,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0.87%,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1%,分别比服务业高出15、3.86、5.3个百分点,增速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服务业规模的扩大和比重的提升。这与新时期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十分不适应,暴露出我市服务业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力不强;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还将制约我市整体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促进服务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服务业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没有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工业、农业的现代化。服务贸易的现代化,已经日益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当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已开始向人力和资本资源的竞争转变,而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主要分布在服务行业,如金融、信息、科技、教育、文化行业等。同时,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发展的趋势,也使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越来越依赖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的支撑。因此,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是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我市经济科学、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才能提升我市经济综合竞争力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阶段,加快发展服务业,既有利于提高工业、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费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源;又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服务业与工业、农业发展日益融合的趋势,高度重视服务业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强大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以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来全面提升我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使服务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四)我市服务业发展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发展全局,发挥特区优势、侨乡优势和区位优势,致力发展大交通、大流通、大服务,努力提升城市资源集聚能力,遵循产业结构发展规律,通过服务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进一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促进新兴服务业有序发展;加快改造和提升生活服务业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将汕头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良和具有侨乡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五)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其中中心城区达50%以上,流通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