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及省市驻静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发展步伐,努力构建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改善全县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从外部条件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执行世贸组织规则,今后我国经济将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融入世界经济,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低成本利用域外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将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特色农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剧烈以及能源紧张、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和资金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从内部条件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探索创出了农业县办工业、参与式扶贫开发、实干争先办项目等符合实际、特色明显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为加快发展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在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特色农业开发、梯田建设、生态农业、林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极大地提升了静宁的知名度。这些都将为我县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正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全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对外开放的程度看,全县经济发展中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受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工业经济总量小,规模不大,产品竞争力弱,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低,地方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农业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区域经济的规模优势,农民增收难度大。三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对外经济合作项目少,出口产品、出口企业、出口创汇未实现零的突破。招商引资工作处于低层次、低水平运行,引资规模小,缺乏能带动并支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项目。四是思想解放不够,开放意识不强,部门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优惠政策兑现不到位,乱收费、乱罚款和办事效率低下等现象,直接影响着投资环境。全县各级争取上大项目、招大客商的氛围没有形成,项目论证储备工作滞后,总量小,质量低,缺乏高、新、精、特等特色优势项目。五是交通道路、投资环境、执法环境、政府服务等软、硬件环境不宽松,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六是矿产资源贫乏,财源严重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自我积累和投入能力弱,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问题,如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建立新型工业化经济格局,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就不可能使支柱产业上档次、上规模,就不可能更好更快地与市场经济接轨,就不可能使全县经济保持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