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深圳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 》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2005年12月15日
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 我市被建设部列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试点城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实现城市“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加快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步伐,不断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按照建设部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意义 随着深圳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数字化城市管理能够以信息为先导来整合、引导和分配城市管理资源;能够使城市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能够促进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政府的职能转变,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实现对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 二、实施范围和建设目标 (一)实施范围。 1.地域范围。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地域范围为整个深圳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先特区内,后特区外。为确保试点工作圆满完成,特区内(一期工程)2006年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特区外(二期工程)2007年底建成投入运行。 2.对象范围。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对象的范围,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4-2005)中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六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有关设施)和五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为主,并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新增加了31种部件19种事件。 (二)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建成“数字深圳”的试点示范工程。 一是资源共享,构筑一个统一的综合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已建的政府公共资源(包括政务专网、视频监控、CA认证等),构建基于“3S”技术的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对城市部件进行系统编码和精确定位,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准确采集、网络传输和实时管理。 二是实行指挥、监督、执行适度分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形成统一指挥、监督有力、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统一建设标准,拓展应用范围。统一网格管理数字平台的建设标准,包括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图、单元网格区划、事件部件编码、信息交换和接口等标准,使该系统具备扩展覆盖到其他部门和管理领域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