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重庆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渝办发〔2005〕257号
【发布日期】 2005-12-19
【实施日期】 2005-12-19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推进市政府办公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二、市政府办公厅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协调综合、督促检查作用,认真履行办文、办会、办事职能,建立学习型、创新型机关,切实提高为领导服务、为部门和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
  三、市政府办公厅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联系群众、政务公开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严格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坚持讲实话、办实事、务实效,加强思想和业务建设,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章 公文办理制度
 
  四、收文制度
  (一)公文处负责接收所有来文。接收时认真检查核对来文单位和文件数量,并注明签收人和签收时间。
  (二)收件人是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的,由公文处拆封登记;收件人是市政府领导同志的,送市政府领导同志文件交换柜,由市政府领导同志秘书取回拆封登记;收件人是市政府秘书长(厅主任)、市长助理、副秘书长、厅副主任、纪检组长、参事室专职副主任、金融办副主任、科教办副主任、督查室主任、救灾办主任、巡视员、副巡视员的,送本人文件交换柜,由相关处室或指定的专人取回,本人拆封;收件人是市政府办公厅处室的,送该处室文件交换柜,由该处室内勤取回拆封登记。
  (三)各处室通过文件交换柜报送市政府领导同志的阅件,必须在材料右上角加盖送文处室小方章。厅外单位不得自行将送市政府领导同志的阅件放入文件交换柜。
  (四)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原则上报送电子公文;其他没有与市政府政务业务网联网的部门和单位报送纸质公文;特殊情况需要直接报送市政府领导同志个人的,报送纸质公文。
  (五)公文处在接收电子公文和纸质公文时,对不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市政府办公厅有关规定的,告知报文单位重新办理。
  五、分办制度
  公文处收文后,按下列原则分办,并履行签收手续:
  (一)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各部委、国务院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办事机构、国务院各直属事业单位、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来文,按处室对口联系业务分办。
  (二)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给市政府或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批示,由督查室处理。督查室应在第一时间内送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并按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回复。
  (三)市政府各部门(含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中央在渝单位、驻渝部队、武警总队、重点企业等来文,按处室对口联系原则分办。
  (四)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来文,按内容分办。
  (五)市委及市委各部委的来文,由公文处统一分办。市委及市委办公厅关于公文、机要方面的来文,由公文处办理;市委及市委办公厅关于保密工作方面涉及全市性工作的来文,由第二秘书处办理,涉及厅机关工作的来文由公文处办理;市委、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事局关于干部、机构、编制、人事方面涉及全市性工作的来文由公文处办理,涉及厅机关工作的来文由人事处办理;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党工委关于理论教育、宣传、机关党建方面的来文,由机关党办办理;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纪检、监察方面涉及全市性工作的来文由公文处办理,涉及厅机关及管理单位工作的来文由机关党办办理;市委统战部关于参事工作方面的来文,由参事一处、参事二处办理,其余来文由公文处办理;市委政法委、市委综治委关于全市性工作的来文,由第五秘书处办理,涉及厅机关工作的来文,由保卫处办理;市委法建办涉及全市性工作的来文,由第五秘书处办理,涉及厅机关工作的来文,由机关党办办理;市委老干局涉及全市性工作的来文,由公文处办理,涉及厅机关工作的来文,由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办理;涉及民主党派方面的来文,由第六秘书处办理;群团方面(除科协外)的来文,由第四秘书处办理;市政府驻外办事处的来文,由人事处办理。若涉及两个以上处室的来文,按顺序先涉及哪个处室,就由那个处室牵头办理。
  (六)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及其各机构的来文,由督查室处理。
  (七)报送市政府涉及金融方面的来文,由第三秘书处办理;涉及市政府金融办的来文,由金融办办理。
  (八)涉及市科教办的来文,由第六秘书处办理。
  (九)涉及自然灾害、抗灾救灾、事故处理及善后工作的来文,由救灾办办理,第五秘书处协办;涉及地质灾害治理的来文,由第五秘书处办理。
  (十)涉及三峡库区和乌江彭水电站移民的来文由第七秘书处办理,其他水库移民的来文由第二秘书处办理。
  (十一)涉及市政府办公厅党组工作的来文,由人事处办理。
  (十二)其他省(区、市)和外地驻渝办事处的来文,按内容分办。
  (十三)涉及内容交叉的来文,主办处室应主动协商有关处室办理,协商无果的,由分管文秘工作的厅副主任签批后分办。
  (十四)涉及特殊事项的来文,按领导批示分办。
  六、来文拟办制度
  (一)对接办公文的审核要求:
  1.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公文报送的规定;
  2.请示事项需由市政府审批或市政府办公厅回复;
  3.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符合现行政策;
  4.请求事项若需转发或转报,附件应齐全,文字表述准确,引文无误,时间、地点、人名、数据、计量单位等正确、规范,无漏字、错别字、错页等;
  5.涉及其他部门职能的事项,主办部门已与相关部门协商、会签;如意见一致,应有协办部门的书面意见;如有分歧,主办部门应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倾向性意见,并附上协办部门的书面意见。
  经上述审核后,对不符合要求的公文,由承办处室写明情况,提出退文处理意见,转公文处告知报文单位重新办理;对符合要求的公文,进入拟办程序。
  (二)来文拟办程序:
  1.属市政府审批的公文,需征求部门意见的,由分管副秘书长(或厅副主任)签批意见,先转请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同时,在另件上注明“已转请××局(委、办)提出意见”后,可分送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阅知。
  2.属部门职能范围的事项或市政府授权由部门办理的事项,由分管副秘书长(或厅副主任)签批后,直接转请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回复来文单位。同时,在另件上注明“已转请××局(委、办)研究办理”后,报送分管副市长阅知,同时分送报文单位。
  3.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由承办处室提出由某部门牵头主办的意见,并经分管副秘书长(或厅副主任)同意后,由牵头部门负责商有关部门研究办理或提出意见报市政府。
  以上统一使用“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文处理专用纸”,并加盖“公文处理专用章”转有关部门。
  4.对涉及国土、规划、财税、金融、外事等方面的公文,承办处室应先与相关处室协商沟通,提出会商意见,并提出由分管副秘书长和相关副秘书长审核的建议后,再进入审批程序。
  5.对部门要求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的公文,承办处室负责人应明确提出是否同意发文;凡报批公文,承办处室应在认真研究、核实情况和听取相关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情况、理据和建议,供市政府领导同志审批参考。
  七、发文拟办制度
  (一)承办处室拟文后,将文稿送公文处核稿。
  (二)公文处重点复核以下事项:报批手续是否完备;行文规则是否正确;文种使用是否正确,文件的体例、格式是否完整、统一、规范;主题词标引是否正确,主送、抄送(分送)机关是否符合规定等。
  (三)公文处核稿完毕,由分管厅副主任综合核稿。
  (四)核稿完毕后由公文处退承办处室,需清稿的文稿,由承办处室清稿后报批。按审批程序送有关厅副主任、副秘书长、市长助理、秘书长(厅主任)、副市长、市长审批签发。
  (五)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情况特别紧急的公文、不编发文字号的公文实行“先签后核”,即各承办处室起草文稿后先按签批程序送签,领导签批后再送公文处核稿。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