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大理州2006年烟叶生产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国家行政机关各委办局(司行社区): 烟叶生产是我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在我州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随着国家烟叶布局的调整,对烤烟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将逐渐加大,十分有利于我州烟叶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我州烟叶产业实现了恢复性生产,为加快全州烟叶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十一五”期间烤烟恢复到150万担目标奠定了基础。根据国家、省关于2006年烟叶发展政策,结合全州烟叶生产实际,就2006年烟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2006年的烟叶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稳定规模、稳定政策、提高质量、加强基础”的烟叶生产主要任务和“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工作重点为依据,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调动烟农及基层干部生产积极性为动力,严格“双控两提高”政策,坚持科技兴烟,合同种植,优化布局,强化管理,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建立以粮烟为主的农业耕作制度,牢固树立基本烟田(地)、基本烟农、基础设施建设的观念,严格按计划组织生产和收购,以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来促进烟叶整体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适应卷烟工业“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战略调整的形势,确保全州烟叶生产的平稳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种植面积。烤烟种植面积为指导性计划,其中,田烟面积不低于50%,地膜烟面积占85%以上,全州烤烟轮作面积达到85%以上。 (二)产量计划。根据全省的计划安排,烤烟收购量为指令性计划,年度烟叶收购计划137万担,其中:指令性收购烟叶计划122万担,出口备货计划15万担;红花大金元收购计划30万担。州将指令性计划分为计划基数指标和浮动计划指标下达各县市,浮动计划指标部分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调整安排。各县市的指令性计划、出口备货计划,以及红花大金元的收购计划另文下达。 (三)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以二次验级的等级合格率为依据,要求上等烟等级合格率78%以上、中等烟等级合格率82%以上、下等烟等级合格率80%以上。 (四)科技目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平衡一致,施肥过头或不足、留叶数偏少要得到有效控制,烟株营养协调,发育充分,确保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平衡一致,烟叶产量适中,平均亩产量控制在150-175千克;加大烟叶化学成份指标的考核管理力度,二次验级收购现场运用化学成份在线指标的监测参与考核(另文制定二次验级管理办法)。同时,烟叶的农药残留量列入年终考核,与产量指标挂钩,适应市场对烟叶内外在质量和产品安全的要求。 三、主要扶持发展政策 (一)严格产量考核。一是严格计划考核。各地围绕州下达各县市的指令性计划产量和出口备货计划来组织安排生产,指令性计划完成低于98%以下的、或超计划的,实行减一罚二的惩扣、或超一罚二的惩扣,严禁超计划收购;出口备货计划必须按计划完成,完不成出口备货计划的,将同比扣减浮动计划指标。二是建立计划指标浮动调控机制。按照全州烟叶生产规模的总体规划,确定各县市生产规模计划基数,其余计划指标作为浮动指标,用于宏观调整考核奖惩,考核奖惩内容包括:烟叶生产政策执行情况、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调拨计划执行情况、烟叶流通秩序及专卖管理情况。三是加大优良品种的扶持力度。根据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和烟叶市场对红花大金元品种烟叶数量的需求,州对安排有红大种植和调拨计划任务的县,将从浮动指标中给予计划的倾斜安排,如果红大调拨计划完不成的按比例扣减浮动指标;资金扶持政策将按国家局要求的“优良品种通过调拨价上浮的方式”执行,上浮的比例部份,全额并与担烟形式直补到种烟农户。 (二)明确收购与调拨要求。继续强化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签订管理工作,按国家局统一的合同范本与烟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明确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