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杭州市人民调解条例
【字体: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发文字号】 字号
【发布日期】 2005-11-18
【实施日期】 2006-01-0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杭州市人民调解条例
(2005年9月28日杭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5年11月18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人民调解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国务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杭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人民调解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社会公德,通过说服教育和劝导协商的方法,在当事人双方自愿平等和互相谅解的基础上,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第四条 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二)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三)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条 杭州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指导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区、县(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导本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司法所、司法助理员负责。
  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
  第六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费。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培训和表彰经费应当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的补贴经费由设立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提供。

第二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
  第八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第九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是:
  (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二)排查民间纠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
  (三)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四)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
  第十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采用下列形式设立:
  (一)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二)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三)由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四)根据需要由区域性、行业性组织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十一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主任、副主任在委员中推举产生。
  多民族居住地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应当有少数民族的成员。
  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应当有女性委员。
  第十二条 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除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居民委员会成员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有关负责人兼任的以外,由本村民区、居民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群众选举产生。
  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乡镇、街道司法所聘任。
  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设立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聘任。
  第十三条 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下列人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