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造提升我市优势传统产业的若干意见 深府〔2006〕14号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提高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强我市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后劲,现对改造提升我市优势传统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改造提升我市优势传统产业的重要意义 优势传统产业是指产业规模较大,集中度较高,存续时间长,拥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以生产传统产品为主的产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市已经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对全市工业经济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传统产业,但这些产业同时也面临着龙头企业实力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产品附加值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对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促进优势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增长方式向内涵型和自有品牌型发展,向绿色制造、先进技术制造转变,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树立“产业第一”观念,从加快推进“效益深圳”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加快改造提升我市优势传统产业放在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等重要的突出位置,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推动我市优势传统产业再上新台阶。 二、改造提升我市优势传统产业的基本思路、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基本思路: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优势、培育重点、淘汰落后。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整合资源为手段,从产业实际出发,切实有效地推进传统产业走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环保型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设计水平,努力把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先进制造业,提高优势传统产业竞争力,促进我市社会经济走一条绿色、健康、协调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注重节能降耗,防止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提高效益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生产效益,引导优势传统产业走效益型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树立“两个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的放矢地制订和实施改造提升计划。以企业为主体,明确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改造提升的主体,引导企业按市场规律行事。以适用为取向,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技术装备,注重新旧技术的衔接,提高改造提升的效果和投入产出比例。以调整为主线,根据我市的实际,在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对现有产业进行选择性改造提升,做到有取有舍。 (三)总体目标:到2010年,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优势传统产业层次明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50%的优势传统产品技术达到国际二十一世纪初期先进水平,80%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优势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5%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达到98%;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工业增加值提高1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0.4%;优势传统产业自有品牌拥有率达到80%,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5-30个,新增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