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哈尔滨段规划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哈政发[2006]2号
【发布日期】 2006-01-23
【实施日期】 2006-01-23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哈尔滨段规划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哈政发[2006]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哈尔滨段规划建设实施意见》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一月二十三日


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哈尔滨段规划建设实施意见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决策,充分发挥我市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开发、建设好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对于促进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的通知》(黑政发[2005]73号)精神,特制定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哈尔滨段规划建设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总体要求,抓住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国家重要的机械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及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东北亚重要的经贸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为目标,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对外开放,整合区域资源,依托优势,突出特色,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把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建成新兴产业聚集区,构筑支撑我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载体。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一产业布局规划,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全面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则。用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选择以消化创新、集成创新为主的创新方式,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航空技术、装备制造等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朝阳产业和优势产业,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坚持用新体制、新机制开发建设的原则。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通过招商引资、开放开发,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工业走廊建设的主力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市场准入、要素流动等方面放宽政策,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治理优先,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物质循环模式,拉长资源、能源利用链条,与相关联的产业共生耦合、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依据国家土地政策和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尽量少占农用地,最大限度地放大土地使用效益。
  --坚持国家和省、市共建的原则。立足自身,挖掘潜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
  --坚持集中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采取小片启动、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滚动式开发。优先建设核心产业区和重点项目,合理布局,适度扩张,使先期产业带动后期产业、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上游产品带动下游产品,逐步形成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发展方向
  依托产业基础、科技实力、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四大产业和现代物流业。
  1.机械制造业:重点建设电站成套设备、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焊接技术与设备四大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数控量仪、精密复杂刀具、精密高速重载低噪声轴承、系列全液压港口起重机械、大型散料装卸机械、新型农业装备和农产品深加工装备;积极发展新型工业电池、机器人及电子装备制造业、直线电机及系列产品、星轮减速器、数控并联加工中心、新型环保设备等一批高新技术装备。
  2.高技术产业:集中力量建设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发市场份额占有较高的高技术产品;围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高效节能与环保、农业高新技术等优势领域,重点扶持技术起点高、市场容量大、拉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
  3.食品工业:发挥区域生态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乳制品、大豆制品、玉米加工、薯类制品、肉类制品等行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加快食品工业产业升级步伐,提高农副产品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比重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健全以绿色特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
  4.医药工业: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