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毛光烈同志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甬政办发〔2006〕2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毛光烈同志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毛光烈同志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同志们:
刚才,红艺同志对2005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分析,我都赞成。苏利冕同志通报了2005年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结果,11个县(市)、区,4个开发区管委会和25家市直单位与市政府签订了2006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安全生产工作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全国科技大会上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在介绍经验时提出,发现问题是能力的体现,暴露问题是党性的体现,解决问题是成绩的体现,我想安全生产也是如此。尤其是今天离过春节还有5天时间了,快过年了讲过年话多起来了,但是安全生产永远也不宜光讲过年话,如果光讲好话、光讲过年的话这就坏了,可能会使我们忽视问题,造成安全生产方面大的过失。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不负重托,按照既定的目标,扎扎实实地把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平安宁波”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围绕“平安宁波”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领导,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依法监管力度,全面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回顾总结去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可以简要地概括为 三句话,即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之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安全生产工作成效之显著也前所未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安全监管部门的建设我们市里是特事特办的,机构改革设定之前我们就建立安全生产机构,打破常规,实行先建先运作。除了市、县两级安监部门完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外,我市90%以上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安监站(所),全市“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出台系列政策,安全生产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及《宁波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等8个配套文件(简称安全生产“1+8”文件),并在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扩大)会议上进行了逐一解读,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方法。公安交警部门积极尝试推广交通社会化管理,总结推广了聘请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三延伸”等一系列成功经验,受到了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四是深化专项整治,一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得到整改。突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消防等重点领域,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及时完成了镇海恒达农化公司等12家省、市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整改工作。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职能部门扎实工作、相互配合的结果,也是安全监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战、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全体同志,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到市政府表彰的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仍居高不下,重特大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安全生产严峻形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与建设“平安宁波”、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性、结构性、体制性以及法制方面的矛盾仍然突出、比较集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容易出现时紧时松、时冷时热,安全生产形势也容易出现不稳定和反复。同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类企业从业人员、交通工具、道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渔业生产、水上作业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员不断增多,社会生产消费活动增加,人流物流量增大,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对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和解决,就难以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稳定好转。
安全生产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要求的基本内容,是政府转换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重要职责的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增长,社会各界要求安全生产的呼声越来越强,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确保安全生产,对全面建设“平安宁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所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而保障人的生命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是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问题。以人为本,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