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字体:
【发布部门】 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兰政发[2006]7号
【发布日期】 2006-02-17
【实施日期】 2006-02-17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兰政发[2006]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构建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普九”水平,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意见》(甘政发(2006)6号),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先后制定下发了《兰州市人民政府贯彻实施“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意见》(兰政发(2003)26号)、《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兰政发(2004)101号)、《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步伐的意见》(兰政发(2005)48号),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县区人民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政策要求,积极筹措经费,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有力地提高了“普九”水平,促进了全市农村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但是,随着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是:各级政府缺乏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经费保障水平较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供需矛盾突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费上学,农民负担较重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关键时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及时做出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决定和部署,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