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吉安市县级人民政府2005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情况通报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吉府办字[2006]21号
【发布日期】 2006-02-17
【实施日期】 2006-02-17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吉安市县级人民政府2005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情况通报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4]28号)的精神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05年度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要求,由市人民政府统一安排,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组织实施了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2005年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现将督导评估情况通报印发给你们,望认真对照检查,并积极进行整改落实,整改情况将列入2006年度督导评估内容。

二00六年二月十七日
吉安市县级人民政府2005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情况的通报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4]28号)的精神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05年度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的要求,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了五个评估组于11月28日至12月8日对全市13个县(市、区)人民政府2005年度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评估组在听取了所查县(市、区)政府汇报的基础上,抽查了有关县直单位、乡镇、学校,并对督导评估情况作了初步反馈。现将督导评估情况综合通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确立。
  各县(市、区)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纳入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确立了科教兴县、人才强县、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明确了县(市、区)是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出台了保障和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建立了政府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召开县(市、区)常委会和县(市、区)长办公会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向同级人大报告年度教育工作的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教育工作的制度,县、乡领导联系学校的制度。
  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经常深入学校,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如安福县县委书记肖一华、吉水县县委书记刘恒志、泰和县县委书记曾富善亲自出面为学校征地扩建;新干县县委书记刘贤清、峡江县县委书记林翘银带头给挂点学校捐款改造危房,更新设备;吉安县县长邓近有、吉水县县长黄少峰、永新县县长梅黎明、青原区区长肖玉兰、安福县县长刘永杰、永丰县县长戴龙华、万安县县长杨丹每逢新学期开学都深入学校现场办公,给学校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二)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取得显著进展。
  各县(市、区)基本做到了教师工资由县统发,教育经费由县统筹,教师队伍由县统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县(市、区)还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了不少好做法,如永新建立了县级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强化了对教育经费的统管和对学校“四乱”的监控力度;遂川、安福、峡江、吉水、青原、吉安、万安、泰和等县区在经费通报、拨付、管理、监督上充分尊重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使经费运作比较顺畅,效益得到提高。永丰、永新、吉州、吉水、吉安、万安、泰和不仅教师的工资由县按时足额统发,教师的保留津贴、生活补贴及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等部分福利性津贴也列入县财政预算。如:为解决教师的170元生活补贴,永丰县、乡财政安排了130元,永新县安排了70元,吉水、泰和、吉安县则分别解决了50元;吉安、永新、井冈山还为教师落实了住房公积金。永丰、吉水、遂川、安福、泰和、青原已将教师的招聘、调配、交流、培训、考核职能完全划归教育行政部门,永丰、泰和中小学校长(除完全中学)的选拔、任用、考核也归口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其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长的管理职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三)教育经费投入有了较大增长。
  为了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各县(市、区) 从三个方面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一是依法确保“三个增长”的到位。一年来,十三个县(市)区对教育的预算内财政拨款比上一年均有增长,增幅较大的是:吉州26.9%、吉安县20%、井冈山18%、青原17.7%、安福14.26%、永丰、遂川各为13.6%。按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与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对照,高出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的有10个县(市、区),其中吉安县高出13.31个百分点,吉水、万安、遂川分别高出4.40、3.96、3.80个百分点。生均教育事业费也有较大的增长,其中,井冈山增加了210元,泰和增加了152元,吉安县增加了129元,万安增加了126元。二是强化了对“三税”教育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管使用力度,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比例。根据征收有关规定,2004年吉安县按“三税”总额应征教育附加281万元,而实际征收并用于教育达463万元。城市“三税”教育附加征收较多的还有:遂川181.2万元、吉州区157.25万元、永丰102万元。上级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各县(市、区)也尽量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如2005年上级安排遂川转移支付资金2671万元,用于教育达1107万元,占41%;吉水用于教育的转移支付资金也高达982万元。此外,部分县(市、区)还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安排了一部分用于教育,如永丰安排了30万元,泰和42.8万元,遂川24万元,安福25.9万元,均达到省定的比例。三是多渠道筹集扶贫助学资金。各县市区一方面认真落实中央政府“两免一补”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向社会筹集捐资助学资金,其中泰和筹集了101万元、吉水93.08万元、永丰73.59万元。各县(市、区)合计筹集扶贫助学基金638.2万元。青原、永新、永丰还开展了科级以上干部“1+1”帮扶助学活动,每人至少帮扶一名家庭贫困学生入学或每人拿出一日的工资捐献给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此举,成为我市今年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
  (四)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突出
  针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缺员较多的状况,各县(市、区)改革用人机制,两年来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300余名年轻教师,保证了教师的数量,改善了教师的结构,其中吉州招聘了245名、青原231名、永新175名、遂川152名、永丰126名、吉水114名。在确保教师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同时,各县(市、区)又创新形式,坚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为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如新干、峡江在教师中开展创“五最”、“五提倡”活动,永丰、吉水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誓词,青原将2005年定为“师德教育年”。各县(市、区)还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业余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今年暑假,万安投入资金12万元举办了八期培训班,培训教师1000余名。通过扎实有效的活动和业余培训进修,各县(市、区)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提升了教师的学历层次。今年教师节,新干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千人大会,表彰了百名优秀教师,会后还组织四名优秀教师到各乡镇巡回演讲,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起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五)各类教育进一步协调发展
  1、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各县(市、区)坚定普九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的思想,进一步加强了“保学控流”的制度和措施,加大了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巩固和扩大了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