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关于印发《二00六年上海市质量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有关集团(控股)公司,各区县质量技监局,其他各有关单位: 现将《二○○六年上海市质量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6年2月17日 二OO六年上海市质量工作要点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之年,更是巩固本市质量工作成果和基础,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之年。2006年本市将面临入世后过渡期转入与国际经济社会全面接轨的严峻挑战,同时又面临“世博会”筹备工作全面展开和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开好局、起好步,对“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发努力,开创性地做好2006年质量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水平,努力为实现“两个率先”和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 2006年本市质量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科教兴市主战略和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按照“质量是上海的生命”的要求,不断树立和倡导新型的“大众质量观”和“宏观质量观”,推动企业和社会重视质量,着力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进一步调动、发挥全社会力量,转变思路、集聚资源、改进方法、提高效率,着力探索源头抓质量工作新体系、新路子、新机制和新手段,着力提高质量工作有效性;进一步围绕自主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质量、标准化、计量等科学管理和手段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围绕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目标,加强规划和指导,全力推进本市质量振兴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质量工作在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和促进“两个优先”发展以及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贡献率。 根据上述总体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结合《上海市质量振兴实施计划》和“十一五”质量工作发展规划,今后及2006年本市质量工作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是: 一、始终贯穿一条发展主线 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大局、把握方向,始终把质量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谋划。因此,要始终贯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质量工作和事业发展全局这一主线,全力推进本市质量振兴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突出发挥二大基础作用 一是要突出发挥质量工作的保障作用。即要突出以科教兴市主战略来推动各行各业质量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充分发挥质量工作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中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基础保障作用。 二是要突出发挥质量工作的促进作用。即要突出以提高质量竞争力促进产品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两个优先”发展,充分发挥质量、标准和计量等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中的引领促进作用。 三、不断增强三种质量观念 一是要不断增强“质量第一”的观念。即要进一步坚持走“以质取胜”道路和贯彻“质量是上海的生命”的方针,不断树立和倡导新型的“大众质量观”,切实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 二是要不断增强“宏观质量”的观念。即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创新质量工作思维与方法,不断加强质量宏观指导和规划,引导和促进全社会从关注单纯提高产品质量等微观质量向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等宏观质量的转变。 三是要不断增强“卓越质量”的观念。即要进一步以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为契机,大力宣贯和推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不断树立“追求卓越绩效”新型质量理念,推进和引导全社会以创造卓越绩效和争创一流业绩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四、着力加强四项基本建设 一是要着力加强质量工作体系与网络建设。即要进一步根据质量工作形势与发展要求,理清与整合横向与纵向质量工作职能,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大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质量工作新格局,建立一个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责任明确、系统开放、相互联动、协同合作和工作和谐的新型质量、标准、计量和监管等工作体系和网络。 二是要着力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即要进一步按照“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本市质量人才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和储备,通过建立质量人才沟通、交流、晋级平台以及质量工程师等中介组织,不断构筑和打造本市质量人才高地,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质量事业建设中来,促进质量人力资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要着力加强质量技术检验平台建设。即要进一步按照“科技兴检”目标要求,以质量技术重点项目规划和筹建为契机,不断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社会共性资源,加快本市计量测试、质量检验和标准化服务等三个平台和六个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显著、专业优势明显和服务功能完备以及信息化程度高的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夯实质量技术基础,不断提升城市综合质量水平。 四是要着力完善和加强质量法制建设。即要进一步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突出重点、突破瓶颈,不断在质量、标准、计量和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工程设备监理等领域中推进立法起草工作,完善和健全质量法规体系,不断提高全系统质量依法行政水平。 五、着重加大五项工作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