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省重点项目分类分级管理与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重点项目建设单位: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安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402个,总投资5471亿元,其中,在建重点项目219个,总投资282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75亿元;预备重点项目183个,总投资2646亿元。为加强重点项目管理,确保完成重点建设任务,研究制定了2006年度省重点项目分类分级管理与考核办法。 一、分类管理。对2006年度省重点项目继续实行分类管理,分为考核类和跟踪服务类。 (一)考核类项目。指国有控股或相对控股的项目以及民营和外资类项目中的特许经营与基础设施项目。各级政府及其管理部门要对这些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管,做好组织、协调、检查、督促、推进等工作,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年度任务。年底由省重点办牵头负责对项目业主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参建单位的业绩信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予以通报。 (二)跟踪服务类项目。除考核类外的其它省重点建设项目,不列省重点办考核和评比。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这类项目要依法管理,加强设计、施工质量、安全检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跟踪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分级管理。为充分发挥各级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省和设区市对省重点项目建设的职责,对省重点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分为省级为主监管和服务的省重点项目(简称省级项目)和设区市为主监管和服务的省重点项目(简称市级项目)。省属及跨地区的项目为省级项目,其它项目为市级项目。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省重点项目的监管和服务工作。服务和监管有关要求如下: (一)服务工作 1.要建立重点项目办事快捷通道,及时办理重点项目有关审查审批事项。 2.要在征地拆迁、设备材料和火工产品供应、交通运输、施工用水用电用油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确保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 3.要加强协调调度,及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4.严禁重点项目服务中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和强求赞助的行为。各重点建设项目单位有权拒绝各种不正当的收费、摊派、集资和赞助。 (二)监管工作 1.对管辖范围内重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全面监管,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本级职能内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省重点办报告。 2.负责跟踪了解、监督检查管辖范围内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每月对管辖范围内重点项目的投资完成、资金到位、形象进度进展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运行情况,并向省重点办报送分析材料。 3.年底负责组织对管辖范围内重点项目的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和参建单位业绩信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汇总报送省重点办。 4.配合省重点办开展协调、检查工作。 项目业主要按照年度工作目标,精心组织,认真负责。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1.全面落实项目年度目标任务。 2.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事项。 3.组织参建单位开展立功竞赛和业绩信誉考评,并于年底将考评结果报送省、市重点办。竣工的项目应于交工验收时及时组织考评。 4.指定专人每月向有关部门报送信息报表。 三、考核评比。省重点办牵头组织对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以及质量、安全、协调服务等情况进行检查、督查,作为年终考核评比的依据。 (一)对考核类项目要对照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考核建设单位完成重点项目年度目标任务情况,着重考核进度目标是否实现,并通报考核结果。考核评比分为较好、一般、较差。具体考核评比办法见附件。 (二)对跟踪服务类项目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设区市政府及其部门服务重点项目情况,并将情况予以通报。 (三)对项目工作完成和服务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四、加强沟通。各级各部门、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重点建设任务,确保 “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1:2006年省重点项目分类分级管理与考核名单 一、考核类:共208个,其中:在建项目118个,预备项目90个。 省级为主管理的省重点项目(共73个,其中:在建项目44个,预备项目29个) 在 建 预 备 (一)省交通厅、省高指 1.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一期2.龙岩至长汀高速公路3.泉州至三明高速公路4.邵武至三明高速公路5.福州湾边大桥及接线工程6.福泉高速公路莆田至秀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