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莆田市城区防御暴雨洪水工作预案》的通知 莆政综〔2006〕1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水平,贯彻落实防汛责任制,共同做好城区防御暴雨洪水工作,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经研究同意,现将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修订的《莆田市城区防御暴雨洪水工作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县(区、管委会)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 莆田市城区防御暴雨洪水工作预案莆田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2006年2月) 随着我市城市开发建设的步伐日趋加快,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功能愈加凸现,建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城市防洪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在《莆田市城市防洪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城区实际,编制城区防御暴雨洪水预案。 一、地理特征 莆田城区位于木兰溪下游北岸,其东、南位于北洋平原,河网密布;西、北靠山,为丘陵与平原结合部,最高的东岩山69.4m(黄零,下同),次高龙脊山62.3m,雷山59.3m,最低在城区南侧,高程4~5m左右,荔园路一期路面高程5.47~7.46m。东圳水库位于城区北向的常太镇境内,其干渠绕过城区,居高临下,对下游城区形成较大的防洪压力。 城区低洼地分布:凤办的新塘小区、龙德井、南门居委会(后巷街);龙办的太平居委会(十八张厝、月角里)、兴安居委会(梅山路);镇海办的阔口、镇海、英龙、梅峰、凤山、文献等居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