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济政字[2006]6号
【发布日期】 2006-02-24
【实施日期】 2006-02-24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济政字[2006]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济南市“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
二OO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济南市“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按照城乡统筹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6521”农民增收和“1020”财政支农工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32.4亿元,比2000年增长39.4%;粮食、棉花、油料总产量分别达260.1万吨、3.5万吨、5.7万吨,分别增长8.3%、28.2%、24.2%;蔬菜、水果总产量分别达701.3万吨、42.6万吨,分别增长30.4%、14.3%;肉类、奶类、水产品产量分别达42.1万吨、23万吨、3.5万吨,分别增长32.2%、224.7%、6.4%。种植业结构正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农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230.5亿元,其中粮食占16.7%,蔬菜占32.2%,畜牧业占35%,林果占9%。蔬菜、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2%。农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到2005年底,全市县域二、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县域生产总值的86.7%。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
  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对玉符河、大沙河等十条重点河道和仲宫、十六里河等十五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实施了田山、陈孟圈、邢家渡等九个引黄灌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完成了卧虎山、绵绣川水库扩建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了崮头、杜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了商河县沙河故道等平原水库,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4平方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4万亩,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业灌溉、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土保持体系。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累计改造中低产田60万亩,项目区新增效益1.13亿元。扶贫开发累计投入资金5.7亿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90多个,使16.8万人脱贫。林业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实施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绿色通道四大工程建设。2005年,全市林地面积达到212.31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70.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2%,比2000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突破。
  “十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7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1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0家。大力实施农业“双十工程”。从2003年开始,每年有20个乡镇被评为实施农业“双十工程”先进乡镇。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到1055个。外向型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2005年,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亿美元以上。
  (四)农业科技进步速度明显加快。
  主要农作物种子基本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良种普及率达98%以上。全市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60多项,新发展农业示范园区百余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达到52%。农民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累计培训农民70余万人次。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20万亩,有126个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逐步提高。200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426.8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22.1%。气象业务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工影响天气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2005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市免征农业税2.58亿元,人均减负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12元,比2000年增长57.9%,五年平均增长9.6%。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一产的为1895元,占39.4%;来自二三产的为1681元,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