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朝政办发〔2006〕10号
【发布日期】 2006-02-24
【实施日期】 2006-02-24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朝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下称《规划》)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认真遵照执行。
  一、各县(市)区要根据《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县(市)区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实施意见,并报朝阳市人民政府备案。
  二、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任务分解表的内容,认真组织落实,确保按期保质完成所分担的建设任务。
  三、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规划》实施的综合协调,负责对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市监察局、市政府督察室负责监督、检查工作。
 

二○○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  附:朝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编制朝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于构建和谐朝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当前的环境状况和面临的环境形势
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朝阳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项目“三同时”、企业“一控双达标”、“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为重点,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城市城区烟尘综合整治、重点污染源治理、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朝阳市区通过“拆小并大”,拆扒小锅炉132台,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40%;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源,搬迁市区内严重污染企业4家,使朝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88%的天数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开展了大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使大凌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观;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九五”平均水平,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现新的突破,实现了“十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9%,人均公共绿地6.89平方米,煤气用户达到7.43万户,用气人口近23万人,城市管道煤气气化率达到76%,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线25公里,排水管线增至165公里;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2004年建平县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总数达到12个,面积达到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4.48%;有机农业从无到有,基地面积超过30万亩,品种达到19个,实现跨越式发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稳步推进,完成清洁生产审核22家;以华龙集团煤矸石制砖为代表的循环经济试点初见成效;全民的环境意识普遍增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有效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环境监管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市本级建成三个城市空气质量地面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初步遏制了朝阳地区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全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环境保护工作任务。
 到2003年末,全市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由2000年的7.34万吨、4.48万吨、5.99万吨、3.50万吨分别下降为6.54万吨、4.03万吨、5.44万吨、3.13万吨。下降幅度分别为8.9%、9.6%、9.1%、8.9%;
 “十五”期间,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朝阳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结构型污染的矛盾依然存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环境污染治理历史欠帐较多,环境执法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我市当前的环境状况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
 (一)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污染物排放负荷尚在增加
 “十五”期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排放强度较大,主要地表水、城区环境空气和噪声污染仍较严重。
 1、地表水环境
 受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特别是选矿废水直排入河的影响,大凌河西支流凌源市区、第二牤牛河叶柏寿镇(建平县)、大凌河大城子镇(喀左县)、大凌河朝阳市区、凉水河北票市区下游河段地表水COD和氨氮等污染指标超标严重,水质均为劣Ⅴ类。朝阳市区饮用水备用水源——阎王鼻子水库水质为Ⅲ类,但目前入库河流——大凌河和老虎山河水质已由2004年的Ⅲ类变为劣Ⅴ类,其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大凌河入库水质悬浮物619mg/L,老虎山河入库水质悬浮物为2444mg/L)。白石水库现状水质为Ⅳ类。
 2003年全市共排放废水7956万多吨,COD排放量达3.13万吨;其中,朝阳市区COD排放量为0.96万吨,其下游的长宝渡口断面COD和氨氮年浓度均值分别为388mg/L和13.7mg/L,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区)11.9倍和8.13倍;章吉营断面年均浓度值分别为184mg/L和8.08mg/L,分别超过Ⅲ类区标准8.20倍和7.08倍。
 2、城市空气环境
 2003年朝阳市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为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年均值超标,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年均值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自然降尘量月均值13.2吨/平方公里.月,超标0.65倍。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0.177mg/m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39 mg/m3 ;二氧化氮年日均值0.020 mg/m3,一氧化碳年日均值0.936 mg/m3。
 2003年朝阳市区属轻污染水平。冬季污染严重,夏季污染较轻,空气质量为清洁。轻度污染的功能区是居民区;工业区污染最轻,空气质量清洁。
 3、城市声环境
 2003年朝阳市区环境噪声比2000年有所下降,主要声源是交通车辆。居住、文教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工业区昼间等效声级均未超标,夜间等效声级只有居住、文教区超标3.4分贝,交通干线、道路两侧(Ⅳ类区)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70.1分贝和61.6分贝,分别超标0.1分贝和6.6分贝。
 4、固体废物
 “十五”期间煤矸石、粉煤灰、选矿尾矿渣、生活垃圾等产生量大约在3400万吨,但是除了当年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大部分得到利用外,其余利用的很少。朝阳市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40%,现有处置设施二次污染问题严重。
 5、污染增量
 按照《朝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电力、冶金、建材等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的行业仍将是我市未来的主导产业之一。预计到2010年,全市燃煤电厂总装机容量比2004年增加120万千瓦·小时,增加燃煤量300多万吨,新增二氧化硫产生量6267.5吨;钢产量增加200万吨,增加能源消耗160多万吨标准煤,新增二氧化硫产生量3427.4吨。到20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