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人民政府200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威海市人民政府2006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和谐威海做出新的贡献。 二○○六年二月二十六日 威海市人民政府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市十二届四次党代会和市十四届四次人代会精神,今年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继续贯彻实施省委“123456”和市委“1161”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为实现本世纪头二十年第二个翻番开好局、起好步。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进出口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实际利用内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6‰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十个方面、95项重点工作: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积极发展林果、蔬菜、中药材、花生四大主导作物,粮经比例调整到44:5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粮食局、林业局) 2.扩大奶畜及特种动物养殖规模,全年奶类产量增长12%。(责任单位:市畜牧局) 3.加快发展以远洋渔业、名优养殖、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现代渔业,名优海产品养殖比重提高到65%,水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达到70%。(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 4.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年内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改善恢复扩大灌溉面积1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局、水利局) 5.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产品名牌,加快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力争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畜牧局、海洋与渔业局、粮食局) 6.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全市安排农村方面的财政支出13.2亿元,增长19.8%(其中市级1.1亿元,增长32.8%),用于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奶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落实计划生育奖励、粮食直补、农机补贴、村干部工资补贴等方面的政策,解决和改善450个村的饮水条件,推进荒山和道路绿化,提高农村五保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卫生局、人口和计生委、农业局、农机局、供销社、林业局、建委、畜牧局、水利局、民政局) 7.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事局、农业局) 8.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9.打破本市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界限,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信息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的保障机制,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10.积极推动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力争今年完成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重点镇、示范村建设规划。(责任单位:市建委、规划局) 11.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每个市区(开发区)抓1-2个示范镇(办事处),每个镇(办事处)抓3-5个示范村,带动全市镇村环境有新的改变。(责任单位:市建委、各市区政府、高区管委、经区管委) 12.加快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高区管委、经区管委、市文化局) 13.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文化局、农业局、卫生局、司法局) 二、加快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 14.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培植壮大五大产业群,力争五大产业群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责任单位:市经贸委、外经贸局、发改委、科技局、信息产业局) 15.集中力量抓好碳纤维原丝等11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局) 16.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以60户市级重点企业和40户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为载体,抓好110个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百企登峰攻坚计划,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力争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贸委、发改委、财政局、中小企业局) 17.全面落实品牌战略实施意见和奖励办法,引导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品牌经营,力争新创2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创建一批山东名牌产品和山东著名商标。(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高区管委、经区管委,市经贸委、财政局、质监局、工商局) 三、下大力气推动服务业发展 18.以福文化为主题,以千公里海岸为依托,全面实施“幸福海岸专项规划”,深度开发和整合旅游资源,抓好刘公岛空中快车及渔人码头、乳山口福地养生园、黄金主题公园及温泉度假村等10个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