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2006年重庆市企业培训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经委(计经委、经贸委),各中央在渝国防工业企业, 各特色工业园区管委会,各定点培训院校,各直属单位,各有关企业: 现将《2006年重庆市企业培训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
二OO六年三月七日
2006年重庆市企业培训工作要点
2006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干教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要点和市经委党组的要求,重庆市经济委员会提出2006年企业培训工作要点。 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二届五次、八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企业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工业“十一五”规划目标和新型工业化“5444”发展战略,贯彻市委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创新培训方式,以市工商管理定点培训基地和经委直属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为依托,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和行业紧缺人才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企业、区县经委和工业园区管理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提高企业劳动者素质。为增强重庆工业企业竞争力,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我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构建和谐重庆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标任务: 2006年,全市的企业培训工作将围绕全市工业经济中心工作,紧贴工业经济形势和目标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企业大规模干部培训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培养一支熟悉国际经济规则,敢于开拓创新,具有国际战略思维的企业家队伍和具有过硬本领和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全年组织市工商管理定点培训基地培训一个月以上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000人左右,力争实现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市委干教办下达的培训4000人的任务计划;按照《重庆“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举办系列适应性短期培训班5期,培训区县、工业园区及企业各类管理人员2000人;指导区县和企业自主培训15000人。组织直属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培训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技能人才10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联合市有关部门,以经委直属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为依托,举办全市化医行业、机械行业的企业职工专业技能大赛;充分发挥我市工业行业专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各行业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抓好行业紧缺人才培训;推动和促进企业职工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一、抓好大规模干部培训和新型工业化专题培训 为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五次、八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市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一是积极做好区县领导干部新型工业化专题培训,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新型工业化系列专题培训班,依托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在渝高校的教育培训资源,培训区县(市)分管工业的党政领导、区县经委主任和特色工业园区主任50人左右。二是依托我市工商管理定点培训基地,抓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培训,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大规模培训工作,重点培训企业中高层人才1000人左右。三是深入基层,加强与区县的联系,支持和帮助区县经委、园区搞好新型工业化专题培训。四是加强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联系,组织推荐企业骨干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管理干部和后备人才队伍。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培训渠道,提升培训质量 围绕重庆工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开拓创新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一是拓展培训渠道,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理论培训与参观考察”相结合,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地更新知识、增长见识、拓展思路,学以致用,提高综合判断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我们将与市委组织部联合,有计划地组织国内、国外培训,组织区县领导、区县经委(工业园区)主任和企业领导赴加拿大、韩国考察培训产业振兴经验,学习国外工业发展规划和现代企业管理;与市人事局联合申请国家外专局资金资助项目,组织直属职业学校有关人员赴美国通用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培训考察职业教育;与市园区办合作,组织园区领导和企业管理人员到上海、江苏、浙江考察,学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管理经验。不断地提高区县领导、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二是积极争取市委干教办的经费支持,组织在渝高校集中教育资源,针对重庆企业的需求,努力打造几个精品培训项目,不断适应和满足企业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需求。 三、积极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规范的长效激励机制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开展企业员工培训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企业管理和培训更上一个台阶,结合企业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在市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积极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建立规范的长效激励机制,搞好工商管理、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认证。真正发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培训师的作用。 四、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优化培训资源,对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确保培训质量。一是我们将开展全市第二次工商管理定点培训基地的申报评估工作,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具有工商管理培训条件并申请重庆市工商管理定点培训基地的高校进行培训质量评估,合乎条件的我们将授予重庆市工商管理定点培训基地资格,并在市经委的指导下,开展全市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二是对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不断优化培训资源。我们将组织专家对原有5所重庆市工商管理定点培训基地(院校)进行复评,确保培训质量。对于培训质量不高,服务欠佳的院校,我们将取消工商管理培训基地资格,并在媒体通告。 五、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各类短期适应性培训 根据重庆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结合区县、企业的培训需求,我们将配合我委各行(专)业处室,共同开展各类适应性短期培训,为实施《重庆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和14个专业规划,开展招商引资、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术创新、产业优化等专题培训,为我市区县、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训服务。我们将整合教育资源,继续与有关部门、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渝讲学,计划组织300-500人次参加适应性短期专题讲座。 六、扎实推进职工技能提升计划,积极举办重庆市职工技能大赛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百万职工技能提升计划,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快技术进步,2006年5月,将与市有关部门联合举办重庆市化医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配合2006年10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CIF 2006)和SPX转包展览,联合市级有关部门举办重庆市职工数控技能大赛。通过开展技能比赛活动,进一步在工业系统掀起了学技术比先进的热潮,促进企业职工提高素质和技能,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发挥技能人才作用的良好氛围。 七、充分发挥我市行业协会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抓好行业紧缺人才培训 企业的教育培训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行业组织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特点,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本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着深刻的认识。因而,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制定职业技术标准、编写职业教育和培训教材、沟通职业教育和培训信息等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调控和指导下,充分利用和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将对我市企业的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行业组织可以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或委托,承担本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基础性、技术性工作的协调、指导和咨询服务。今年,我委将充分发挥我市行业协会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机械、轻纺、化医、食品工业等行业紧缺人才培训,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
附件1: 重庆市经委2006年举办主体培训班计划
编 号 班次名称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培训 时间 计划 人数 施教 机构 负责 单位 备注 1 区县分管工业的副区县长“企业并购”、“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并购”、“招商引资”的相关内容 各区县(自治县、市)分管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市经委、市中小企业局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