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批转市发改委《2006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市发改委拟定的《2006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三月七日 2006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2006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全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突出“富民”、“和谐”,突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要求,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全面配套推进各个领域改革,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要求,全面清理政府部门行政权力,规范并公布权力的岗位职责和运行流程。坚持以政务公开为原则,以电子政务为载体,继续推进和深化城建系统、工商等政务大厅建设。完善政府部门局域网建设,优化全市电子公务平台,实现市政府部门内网相互链接。建立网上政务大厅,实现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权力相对集中的行政部门权力运行透明、规范、高效。(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法制办、监察局、编办等) 2、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各类中介组织分开。坚持“法治、服务、责任”的行政理念,依法履行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管理,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探索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接受人民群众严格监督的政府业绩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全面完成业务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人员、财务、机构“三脱钩”任务。(责任单位:市编办、人事局、监察局、国资委、发改委、民政局) 3、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做好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各项后续工作。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结合南京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合理调整布局结构,完善事业单位投入机制,明确事业单位公益目标职责,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事业单位评价监督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益服务事业。(责任单位:市编办、人事局、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国资委、建委等) 4、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健全财政管理体制,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和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政府采购改革,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比重。(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5、巩固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继续推进大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工作,坚持以增量改制为主,大胆探索多种改革形式,引入优强战略合作伙伴,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完成已改制企业验收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已改制企业各项后续工作,加快办理职工备用金抵押登记、职工备用金核减等各项监管工作。规范和加强关闭、破产企业职工托管工作。坚持做好改制企业职工信访接待工作,加强督查督办。(责任单位: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