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200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镇江市人民政府2006年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任务,严格责任,加强配合,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市目标管理办公室要将其细化分解,纳入各有关部门和地区目标管理内容,跟踪检查和考核。 二○○六年三月九日 镇江市人民政府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和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两率先、两步走”奋斗目标,坚持以率先为基调、以统筹为原则、以富民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和谐为追求,确保更快更好发展。主要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增长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1%。 一、加快富民惠民步伐 1.积极扶持创业。全面落实有关奖励减免、小额贷款等促进政策,改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鼓励自主创业。提高资产性、经营性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全市农民创业担保基金规模达到2000万元。 2.努力扩大就业。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和培训网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和公益性就业岗位。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工资增长的内生机制。妥善分流安置改组改制、破产企业职工。严禁拖欠农民工工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3.健全保障体系。建立扩面征缴长效机制,提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形成低保标准随经济发展适时增长的机制,完善和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新建农村敬老院5所,改、扩建23所。 4.关爱弱势群体。以市慈善总会为依托,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困难群体实施分类救助。加强法律援助,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免除城乡低保家庭在校生义务教育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信息技术教育费、社会实践活动费、体检费等6项费用。 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做好先行试点工作。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目标,围绕“先行试点、典型引导、重点突破、初见成效”的要求,努力做好农村工作。启动实施道路通达、教育培训、农民健康、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新农村五件实事”工程。各辖市(区)分别抓好1-2个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村。 6.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按照规模、高效的原则,全年实施农业结构调整项目100个。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个以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吸纳“三资”开发农业30亿元。全市财政共安排2000万元,推进丘陵山区农业开发和结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