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滨政发〔2006〕2号
【发布日期】 2006-03-09
【实施日期】 2006-03-09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
  《滨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我市由“追赶战略”向“赶超战略”的转折年、关键年。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任务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全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项计划,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陆续组织下达。
滨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三月九日
滨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实现赶超目标的关键一年。从总体上看,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站在新起点,必须以“冲刺2006”的姿态,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根据中央、省和市委的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继续执行“30”字工作方针,突出超越发展“一个主题”,冲刺2006,锁定到2007年经济总量进入全省中游、人均指标进入上中游从而彻底改变欠发达面貌“两个目标”,抓住班子实干、招商投入、环境整治“三个关键”,狠抓强势工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四个发展”,扎实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南北一体化、环境生态化、社会和谐化“五个加快”,加速形成十大产业(链)集群,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打造“系统九州”、建设现代滨州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上述要求,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本着积极稳妥又留有余地的原则,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5%;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5%、20%、18%。
  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6.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
  7.新增就业岗位3.3万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做大做强工业。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大力实施“1238”工程,全力打造十大产业(链)集群,力争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00亿元,增长30%。一方面,巩固提升、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对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盐油化工、粮油加工、有色金属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