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章
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6年度责任目标的通知
【字体:
【发布部门】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字号
【发布日期】 2006-03-13
【实施日期】 2006-03-13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地方司法
【法规类别】
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6年度责任目标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2006年度责任目标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目标监控分析,每季度对所承担的责任目标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于每季度末报市政府目标办(市政府督查室)。

浚县政府2006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0%,非公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2%。
  2.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36:48:16。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0个百分点。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2%。
  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亿元,其中各项税收增长20%。
  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7%。
  8.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完成5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1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0万美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9.2亿元。
  12.国债项目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浚县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加强农村公路和客运场站建设,按计划完成农村道路建设、乡镇客运站建设、县乡道路建设。完成永定线北段大修工程。
  13.旅游业发展。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8%,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56%;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完成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14.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城镇化率达到18%。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17.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1188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115人。
  18.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9.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20.城镇新增就业6500人。
  2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00人。
  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900人。
  2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3.建立面向中低收入群众的济困门诊或病床。按计划完成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
  四、教育、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下。
  25.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得到保障。
  2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0.3%。
  2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
  28.全年关闭实心粘土砖瓦窑厂32个,其中上半年关闭10个。
  29.造林绿化1.97万亩,其中新发展优质经济林0.7万亩。新建和完善平原林网15万亩。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
  30.整合土地资源,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粘土砖瓦窑厂治理任务。
  31.认真抓好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长效机制和清欠措施,不再发生新的拖欠,确保拖欠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100%。
  32.完成浚县对外经济贸易公司改制任务。积极推进自来水公司、建筑设计室、测绘队、种子公司和原种场等企业的改制工作。
  33.完成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各项任务。
  34.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项任务。
  五、廉政建设、行政执法和社会安全稳定目标
  35.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36.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7.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本地社会大局稳定。
  38.不得发生赴京集体上访,赴省集体上访控制在1批,来市集体上访控制在17批以内,赴京、到省、来市集体上访重访率分别控制在9%、12%、30%之内。中央、省、市立案交办要结果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85%以上,年终办结率均达到95%以上。
  39.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
  40.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41.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42.认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行政执法责任目标。
附:淇县政府2006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0%,非公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5%。
  2.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20:65:15。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0个百分点。
  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2%。
  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8亿元,其中各项税收增长20%。
  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7%。
  8.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完成2126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1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0万美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9.2亿元。
  12.国债项目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淇县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加强农村公路和客运场站建设,按计划完成农村道路建设、乡镇客运站建设、县乡道路建设。
  13.旅游业发展。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8%,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56%;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完成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淇河保护与开发工作目标。
  14.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城镇化率达到31%。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17.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1016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268人。
  18.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9.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20.城镇新增就业6800人。
  21.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00人,
  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900人。
  2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3.启动农村合作医疗。建立面向中低收入群众的济困门诊或病床。按计划完成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
  四、教育、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下。
  25.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得到保障。
  2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0.5%。
  2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
  28.完成县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9.造林绿化4.015万亩,其中新发展优质经济林0.4万亩。新建和完善平原林网15万亩。完成云梦山绿化升级改造任务。
  30.上半年关闭实心粘土砖瓦窑厂6个。
  31.认真抓好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长效机制和清欠措施,不再发生新的拖欠,确保拖欠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100%。
  32.完成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各项任务。
  33.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项任务。
  五、廉政建设、行政执法和社会安全稳定目标
  34.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35.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6.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本地社会大局稳定。
  37.不得发生赴京集体上访,赴省集体上访控制在1批,来市集体上访控制在10批以内,赴京、到省、来市集体上访重访率分别控制在9%、12%、30%之内。中央、省、市立案交办要结果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85%以上,年终办结率均达到95%以上。
  38.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
  39.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40.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41.认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行政执法责任目标。
  淇滨区政府2006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30%,非公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5%。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0个百分点。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6%。
  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500万元,其中各项税收增长4%。
  6.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完成3130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
  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0万美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6.4亿元。
  9.国债项目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加强农村公路和客运场站建设,按计划完成农村道路建设、乡镇客运站建设、县乡道路建设。
  10.旅游业发展。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8%,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56%;旅客投诉率控制在0.5‰,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完成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淇河保护与开发工作目标。
  11.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城镇化率达到76%。
  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目标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14.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巩固和解决温饱人口899人,其中解决温饱人口535人。
  15.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低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16.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17.城镇新增就业2700人。
  1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0人,
  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150人。
  1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建立面向中低收入群众的济困门诊或病床。按计划完成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
  四、教育、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1.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下。
  22.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得到保障。
  2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
  2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
  25.完成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26.造林绿化2.46万亩,其中新发展优质经济林0.3万亩。
  27.全年关闭实心粘土砖瓦窑厂5个,其中上半年关闭2个。
  28.认真抓好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长效机制和清欠措施,不再发生新的拖欠,确保拖欠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100%。
  29.完成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各项任务。
  30.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项任务。
  五、廉政建设、行政执法和社会安全稳定目标
  31.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32.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33.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本地社会大局稳定。
  34.不得发生赴京集体上访,赴省闾迳戏每刂圃?批,来市集体上访控制在9批以内,赴京、到省、来市集体上访重访率分别控制在9%、12%、30%之内。中央、省、市立案交办要结果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85%以上,年终办结率均达到95%以上。
  35.加强安全生产,控制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
  36.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无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37.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38.认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行政执法责任目标。
  山城区政府2006年度责任目标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
  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5%,非公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65%。
  2.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
  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0个百分点。
  4.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6%。
  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00万元,其中各项税收增长16%。
  6.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完成869万美元。
  二、投资和消费拉动目标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
  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0万美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资金6.4亿元。
  9.国债项目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加强农村公路和客运场站建设,按计划完成农村道路建设、乡镇客运站建设、县乡道路建设。
  10.旅游业发展。国内旅客人数增长25%,国内旅客旅游收入增长50%;旅客投
分享到:
无需注册,30秒快速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