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西安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06年3月22日 西安市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认真做好2006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西安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市2005年地质灾害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2005年全市地质灾害概况 2005年,我市由于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连续强降雨天气,9月24日至10月7日降雨量达全年预报降雨量的一半,超过了300mm,导致2005年发生的灾险情以及造成的人员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往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195起,造成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同时,由于全市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从危险区撤离人员2038人,成功预报3起地质灾害,避免21人伤亡,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2005年全市降雨量大、土壤水分饱和以及诱发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活动并产生险情的严峻形势,认真做好2006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2006年全市降水趋势预测 根据市气象台2006年降水趋势预测:我市2006年1—10月降水量较常年正常略偏多,6—10月为多雨时段,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汛雨多雨时段,9月中旬有秋淋天气出现。1—10月各区总降水量为:西安市区565—585mm,高陵县535—545 mm,临潼区615—625 mm,周至县635—645 mm,户县645—655 mm,长安区655—665 mm,蓝田县745—755 mm。 三、2006年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 根据全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和2005年新产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006年全市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隐患点597处(城区内13条地裂缝除外)。新增的13处为户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