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OO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东营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超年预期4.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生产总值583亿元,增长26%,超年预期6个百分点。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农业增加值48.2亿元,增长8.3%,超年预期2.3个百分点。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3.3万亩,总产量64.9万吨,同比增长30.6%。肉类总产18.5万吨,水产品总产42万吨,分别增长14.5%和13.3%。造林合格面积12.8万亩。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65.7亿元,其中地方285.2亿元,分别增长28.6%和57.1%。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4家,其中过10亿元的20家,过50亿元的4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到42个。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158.5亿元,增长18.3%,超年预期2.3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85.8亿元,增长53.2%,其中地方实现887.2亿元,增长70.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85.8亿元,利润458亿元,分别增长66.4%和75.9%,其中地方实现利税102.6亿元,利润72.3亿元,分别增长64.1%和69.4%。全市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276.4亿元,增长4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5亿元,同口径增长36.1%,超年预期23.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1.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4.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74.5亿元和56.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0.1亿元,比年初增加64.2亿元。 投资和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7亿元,增长34.4%,超年预期12.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490.4亿元,增长46.1%,超年预期17.1个百分点。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垦东防潮大堤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开发治理荒碱地30万亩,疏浚治理骨干河道190公里,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300个,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06万亩,实施了沼气建设、千村绿化和农村公路改造等工程和项目;华泰集团40万吨新闻纸、胜通集团2万吨钢帘线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杜邦钛白粉、大唐东营电厂、黄大铁路、东营港扩建等重点建设项目扎实推进;东营机场增加了至北京的航班,开通了至西安的航线,经济发展的承载力继续提高,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增长15.7%,超年预期1.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 “三个亮点”培植成效显著。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4.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8.5亿美元,分别增长40.4%和41.1%,分别完成年预期的122.3%和116.4%。全市引进已投产(营业)和在建项目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16亿美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3.5%。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5万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0963家,增长23%;从业人员25.2万人,增长9.8%;注册资金160.4亿元,增长27.5%。个体私营企业缴纳税金8.1亿元,增长51.5%。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