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6年红河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的通知 (红政办发〔2006〕2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办、局: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把灾害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2006年红河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红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附: 2006年红河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 一、2005年地质灾害简况 (一)地质灾害情况 2005年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9月,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受灾较重的乡镇有红河县城、甲寅乡、阿扎河乡、洛恩乡。2005年全县共发生地质灾害5起,均为一般级,无人员伤亡情况的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交通、房屋、农田、林果木和水利设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属正常偏少年。 2005年主要地质灾害有:汛期5~10月红河县城地区发生多起山体滑坡,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11月17日甲寅乡绿树格村发生山体滑坡,直接经济损失6万元。 (二)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2005年全县降水总量属正常范围,年降雨量819.6mm,年平均气温20.9℃,与历年同期相比,降雨量正常,气温高0.5℃。年内大雨天气共出现7次,暴雨天气1次,日最大降雨量达52.8mm,雨季开始期在5月29日,属偏晚年份,雨季结束期出现在10月29日,属偏早年份。汛期降雨量略少,秋季雨水偏多。 (三)预测检验 2005年预测指出:红河县2005年地质灾害的活动仍会保持较高水平,危害与2004年相当或略低;灾害高发期为6~10月;灾害类型以滑坡、泥石流为主;灾害高发区分布于重点防治区,即红河县城、宝华乡、甲寅乡、阿扎河乡、石头寨乡、洛恩乡和改建新建公路沿线及重点矿山。实际情况是:2005年地质灾害频度及危害程度与2004年持平,主要原因是2005年全县大部份地区年降雨量偏少或特少,同时,也与建立群测群防体系有关。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起,避免人员伤亡12人,避免经济损失80万元。典型实例是红河县城中心陡坡区发生的山体滑坡,这些灾点的成功预报,取得了较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二、2006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地质灾害主要激发因素发展趋势 1.降雨分布和雨量水平 据红河县气象局降雨趋势分析,2006年总降雨量780~830mm,属正常年份。雨季将在5月中、下旬开始,属偏晚年份,与2005年5月份相比,降水偏多。主汛期雨水正常,降水分布不均,单点性暴雨突出,局部洪涝和单点性地质灾害较2005年有所偏重,雨季将在10月上、中旬结束,秋季降水略多,有一般性连续阴雨天气出现。 2.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工程建设对地质作用而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将明显增加。据县发改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2006年全县将进入一个工程建设的高峰期,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有15个,其中交通项目4个,农、林、水项目2个,城市基础建设项目1个,工业能源项目3个,社会事业项目2个,其他项目3个。目前,我县各项建设迅速发展,城镇建设扩展迅速,并向边缘斜坡地带扩展,边坡失稳现象将相应增多;新一轮矿产资源开发热,矿山地质灾害将会日显突出;公路建设的削坡修坡常导致原来稳定的边坡失稳、破坏,易引发地质灾害;水电工程建设大江大河梯级电站和大型水利工程的拦坝蓄水,将改变地层岩石和土块的应力和水含量,易诱发或加剧该地区的地质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