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为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和改革,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构建渝东北商贸中心步伐,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05)6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商贸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纽带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性产业,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和神经,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我县商贸流通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扩大消费、拉动生产、增加就业、增强城镇功能、保障消费安全、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型中等城市、跨入重庆市经济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紧迫性。“十五”期间,我县商贸总量持速增长、商贸网点迅速扩展、现代商贸比重提升、行业管理不断推进,区域商贸中心已具雏形,但与建成渝东北商贸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发展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商贸流通规模较小,市场体系有待完善,农村市场开拓不力,流通现代化水平较低,消费环境有待改善,聚合辐射能力不强等问题。对此,必须紧紧抓住移民搬迁、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大力实施“商贸活县”战略,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和贡献。 二、进一步明确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三)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渝东北商贸中心为目标,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以核心商圈带动、市场发展推动、休闲旅游联动、物流发展促动为基本战略,推进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传统流通格局向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转变;坚持发展商贸流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建设有形市场与发展无形市场相结合,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与搞活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相结合;大力建设培育市场网络体系、流通组织体系、监控保障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商贸流通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进程,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和增强区域聚合辐射能力。 (四)建设渝东北商贸中心的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到2010年形成渝东北商贸中心基本框架,2020年建成渝东北商贸中心。建设渝东北商贸中心的目标要求是: ——商贸流通规模持续扩大。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亿元,年均增长12.8%(其中餐饮业销售额7.5亿元,年均增长15%);连锁经营销售额达到1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年均增长26%;商贸餐饮业增加值达到1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500万美元,年均增长15.5%。 ——商贸网络体系基本完善。建设培育以县城商圈为龙头、市县级重点镇商业为支撑、一般场镇及边贸市场为纽带、村及社区商业网点为基础的四个层次商贸服务网络,形成功能互补、业态先进、城乡贯通、辐射周边的现代市场网络体系。到2010年,全县商业网点总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6%;其中室内商品交易市场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12%。 ——商贸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以增强区域性购物、物流、会展、信息、商务功能为重点,到2010年,建设和培育10大综合商场、10个重点专业市场、10条特色商业街、10个商贸龙头企业,积极建设区域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商务信息中心,形成渝东北商贸、物流、信息枢纽。 |